什么宁欢和老四!
小太监强调:“您应该称呼五姐和四哥。”
八阿哥垂下眼。
要他管老四叫四哥上辈子确实是这么叫的。
那时候虚伪,不管心里怎么咬牙切齿,面上都得过得去。不仅叫四哥,还得带笑叫。老四脸越黑,他的笑就得越真。
说起来,他被称百官称为“贤王”,多亏老四衬托得好。
但现在八阿哥不是当初的八贤王,不需要带着面具,因此对小太监的话不予理会:“他们经常一起玩?”
“是啊”,小太监答道,“五公主和四阿哥都跟着皇贵妃娘娘学念诗呢,所以经常在一起,这事阿哥您知道。奴才听说四阿哥最近经常跟四公主一起上学,这几日还和三阿哥一起弄什么书,所以一天到晚都在一块。”
上学?书?
八阿哥一愣,宁欢那丫头挺喜欢学习的,该不会带着老四一起上进了吧?
该!
老四也有今天。
他幸灾乐祸片刻,然后捏紧手里的书,看得更认真了些。
康熙忙了一日,抽空去御花园转了一圈活动活动筋骨,就回乾清宫继续批折子。
上个月痛揍了台湾一顿,对方已经认怂上了降表,虽还没谈妥,康熙压力却小了很多。每天拿福建发回来的扯皮折子当饭后消遣。
今儿依旧是老生常谈。
郑克塽要求“剃发称臣,仍居台湾,永为朝廷屏翰”。
朝廷当然不可能答应!折腾了这么久,到头来台湾还是郑家的,头发也还是郑家的,就轻飘飘一句投降回头缓过来,盟书一撕就能继续造反。
朝廷图什么?
做慈善吗?
他又不是徽高二宗!
康熙的底线就是所有投诚官兵遵旨削发移入内地,一概听朝廷安辑。不答应就继续打,彻底打服就不敢挑三拣四了。
——不过能不打当然最好。
好在这段时间扯皮下来效果不错,今儿施琅的折子里说,郑克塽态度已经开始动摇,问是否加大力度趁机拿下。
康熙沉吟片刻,用朱笔批复:“稳妥为上,勿操之过急。”
前面已经足够强硬,现在还是要缓缓图之,让台湾同胞感受下上国温柔,好心甘情愿投入朝廷怀抱。
他满意地放下笔,喝口水润润喉,取了下一份折子。
川陕总督的请安折子,没什么内容,倒是对方说话有趣儿,也算有几分看头。
康熙漫不经心地看着,便听到外面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
一个小孩一只鸭,三个小孩一群鸭。
现在外面有三个孩子,就仿佛有一群鸭子叫唤一样——虽然只有宁欢一个人说话。
康熙被吵得看不下去,忍不住揉揉额头:“她又怎么了?”
每次见宁欢都不是好事,他已经开始应激性脑仁疼。
但想到跟在她身边的那位仙人康熙放下折子:“叫她进来。”
梁九功躬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