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这种东西嘛,权贵总是不嫌少的。
至于平王会因此被燕王怀疑上?
李安和毫不担心,燕王自视甚高,自有一套判断,又怎么可能被他三两句话影响?
经过这一趟,他算是明白了,皇室都看不起平王,现在没人觉得平王是威胁。他说两句没有实质证据的猜测,不会影响到平王。
而且以后平王的事情暴露后,基于他早就怀疑过平王这事,燕王怎么都不会怀疑他跟平王有关系。说不定还会觉得他眼光好,敏锐,更重用他。
果然,燕王听了他这话扬起一抹不屑,笑了笑:“你说他问傅康年的人要铁器冶炼锻造之法?怎么回事,说来听听。”
李安和便将事情的原委道了一遍:“……那温开义说他做不了主。不知道他回去后会不会找傅大人商量这事,用这个法子来拉拢平王。”
燕王瞥了他一眼,小商人就是小商人,目光就是短浅。
他轻轻一笑,笃定地说:“不会。”
南越有铁矿,若是再有上好的冶炼锻造法,那南越的兵器质量将上一个台阶,未必不能给晋王造成威胁。
傅康年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将这样一个实实在在,又能壮大对手的好处送到南越去。
李安和见他已将这事放在了心上,想说什么怕适得其反,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地笑了笑,安静地站在一旁不语。他只要将这个事让燕王有个印象就行了,再多的,不能做,做了会惹人生疑。
这种事上,燕王本也不需要一个小小的管事给他意见。
因此对李安和的识趣,他很满意,抬了抬下巴道:“这一路李管事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
李安和乖乖退下。
随后,燕王又召见了高锡,询问他在广州见平王的经过。
高锡说的跟李大全所言差不多,老七那个莽汉,不知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将所有人都给得罪了一个遍。
听完后,燕王又问:“你觉得李大全这人怎么样?”
高锡想了想:“李管事挺好的,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做事也很积极。”
燕王点头,又问:“这一路上李大全可有什么异样的反应?”
高锡摇头:“没有,小人整天都跟他在一块儿,没发现他有什么异常。”
燕王这才彻底打消了疑虑。
他用李大全用得很顺手,有想此人近身伺候的想法,因此才交了这么一个不轻不重的任务给他,既是考验李大全的忠心,也是考验其办事能力。
虽说事情没办成,但其说话做事还算得宜,没有失了燕王府的体面。比之太子派出去的詹璟不知要好多少倍。
***
詹璟是与李安和坐同一条船回的京城。
他回京第一件事也是去复命。
但在见太子前,他先去了见了太子幕僚,也是他的亲叔叔詹百年。
詹百年也早知道廖公公与温开义回来的事,对此行的失败已有了预料,只是当看到侄子将礼记。祭义篇原原本本地掏了出来后,还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你没将此书给平王?”
詹璟郁闷地说:“那日廖公公珠玉在前,李大全与温开义的礼物虽比不得皇后娘娘的礼物贵重,但也说得过去,毕竟皇后娘娘身份贵重。但咱们这本书……侄儿实在是送不出手。侄儿也想过找个单独会面的机会,将此书赠与平王,但后来平王就出海海钓去了,侄儿一直没等到他。”
礼记。祭义篇记述如何通过祭祀提醒孝道和遵守悌道以敬顺长上等,表面是勉励,实则是在暗示刘子岳要遵守长幼有序,尊卑有序。
别人都送礼,他这时候站出来说教,这不是惹平王反感,还让其他几人笑话吗?
詹百年也觉得送这卷书不妥。
但当时太子坚持,他说平王一向唯他们几个哥哥是从,没什么主见,懦弱胆小,所以没必要备厚礼。
说到底还是太子轻视这个弟弟,没把对方当回事,他们这些做幕僚的即便劝也要顾忌太子的想法和颜面,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
轻叹了口气,他接过这卷-->>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