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吉日当天的傍晚,橙红的天际飘来了灰蓝的乌云,山间飘起了微微细雨。西边天空是晚霞,东边天空笼罩着雨雾。晴雨共天,蔚为壮观。
在雨下起来前,他们就抵达了月老庙。临近拜堂,才发现有一样东西漏拿了。
到底第一次操办婚事,宓银帮着收拾东西时,漏了最重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与婚服匹配的红盖头。
要是缺了它,就仿佛缺了点正式的味儿。
伶舟脚程最快,留下一句“我去拿”,就动身离开了。
如果放在普通人家里,拜堂前搞出这样的乌龙,还要新郎赶回去拿红盖头,说出去是要被笑话的。但人类的规矩在他们这一场荒诞、随意又有些郑重的婚礼里,好像都不必遵守。
在月老庙简陋的后堂,桑洱换好了那袭火红色的婚服,转头,看向窗外。
雨点噼里啪啦,越下越大了。晚霞渐渐隐没在雨云后,远方的山脉轮廓也看不清晰了。
伶舟已经去了很久了,不知道现在走到哪里了呢?
宓银坐在她旁边,托着腮,长吁短叹:“好久啊,主人怎么还没回来啊!”
“再等等,外面下着雨呢。”
这时,一阵山风吹进了月老庙。两支红烛的火焰晃呀晃的,其中一支扑地灭了,还没立稳,砸在了地上,断成了两截。
“哎呀,怎么倒了呀!”宓银跳了起来:“主人的主人,你等着,我去拿新的,重新把它点上!”
不等桑洱叫住她,宓银就“哒哒哒”地跑了。
月老庙没了一盏烛灯,光线昏暗了几分,那尊经年累月、已经有点褪色的榆木神像,仿佛笼了一层飘摇的纱。
桑洱站在殿中,仰起头,看着月老那张慈蔼的脸庞。
本来,按照桑洱的预想,伶舟应该最迟在昨天就会清醒过来。但不知道为什么,愣是拖到了婚礼的这一刻,他还是没有清醒的迹象。
难不成她的判断有错,没猜中作者的安排?
因为伶舟一切如故,桑洱也不能ooc,自然不可以叫停这场婚事,只能继续保持着高兴的模样,等候着拜天地的时刻。
正有点儿心烦意乱时,庙外忽然有银色电光一闪,照亮了山间。
伴随着“轰隆——”的雷声震鸣,一道黑影被拖长了,啪地照在了桑洱的衣服上。
桑洱微微一惊,回过头,就看见一道颀长的身影,打着一把水墨画油纸伞,正从雨幕里走来。
那是伶舟。
他艳红的衣衫被雨打湿了一小半,手中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红盖头。打伞的那只手往侧面垂下,雨水连成了线,沿着伞面褶皱,不断坠落。那张如玉的面容,静静地看着她,喜怒莫测。
桑洱与他对视,头皮窜起了一阵轻微的麻意,一种直觉袭上了心头,可她还是试探性地喊了一声:“伶舟?”
“嗯。”伶舟朝她走来,目光瞥向旁边的红烛:“在做什么?”
桑洱搓了搓手,说:“有一根蜡烛熄灭了,宓银去了拿新的。”
伶舟低头看着她,片刻后,淡淡道:“你真的想当我的妻子吗?”
眼前的小妖怪迎着他的目光,仿佛有点羞涩,那张普通得不值一提的脸,在红衣映衬下也有点泛粉,点头承认道:“我想呀。”
“你当然想。”
好像回到了初见那天,伶舟垂下视线看她,轻轻笑了一声,却藏了淡淡的讥讽:“可你配当我的妻子吗?”
桑洱一僵,脸色刷地变得惨白。
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她怎么可能还意识不到他的变化。
伶舟醒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桑洱在一僵过后,立刻认怂了:“主人,我错了。”
她的预感果然很准确,作者不会让炮灰得逞。只是没想到,会拖到这个时候而已。
伶舟记忆恢复了。换言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应该都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