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还是非常看好这个年轻人的,想将其历练几年后便接管百骑司。
不只是陈袛,刘禅对季汉年轻一代也担忧颇多。
在原历史中,蜀国之所以最先衰败,最重要一点就是新一代人才没成长起来。
关兴、张苞、赵广这些将门虎子,全都缺少系统性地培养。
如果仅凭其悟性自我发展的话,日后都难成独当一面的大将。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想到了初唐时的景象。
唐朝初期,百废待兴,李世民力排众议、大兴教育,采用休养生息、文武双修的政策,重点加强了人才针对性地教育培养。
当时,除却中央官学、乡学外,李世民还设立了诸多职业教育学校,打破了占卜、兽医这种专人继承的局面。
中央官学是唐朝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由专人进行主管。
想要进入中央官学学习的人,不是通过考试或者其它方式选拔出来的,而是通过父辈的官职大小所决定的。
唐律规定,国子学的学生为国公或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太学的学生为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爵位)的子孙;文武七品以上低级官的子孙入四门学;八品以下低级官的儿子和擅长某一专科的庶人(平民)学者进专科学校(律学、医学、算学等)。
想到这些东西,刘禅不禁又想到了唐朝的九品官级和勋爵制度。
不得不说,唐朝的品级和勋爵划分要比大汉先进很多。
于是,刘禅当即奋笔疾书,将唐朝制度一比一复刻而出。
其实一开始,刘禅就有意推广唐朝的相关制度。
只是,当时他只还是一个太子而已,能将三省六部和府兵制推出来就很不错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他是季汉的一国之君!
当皇帝这活李世民可熟啊!
所以,现在他就是要将更先进的唐朝制度照搬过来。
关于制度改革,刘禅整整写了三十卷竹简。
书写过后,他紧急连夜召见丞相诸葛亮。
二人进行长达两个时辰的商讨后,九品官制与新勋爵制终于被确定推广。
次日,诸葛亮召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尚书再行朝会。
经过长达三日辩论,最终敲定新政具体实施细则。
大汉皇帝令,朝廷即日起实行九品三十级官级(勋爵)制,同时汉朝官员的俸禄也将按照新制划分。
九品之中,品级越高,俸禄越高。
比如,正一品的俸禄是每年两千贯,而三品的俸禄只有每年五十贯。
此外,各级官员还可以得到一些额外的赏赐,如田地、房屋和家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