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琰和聂可奉的房间虽然小,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谢琰把自己的衣服放到自己的衣柜里。对比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和同学挤六人间,这个屋子算挺不错了。
到了傍晚,聂可奉大概学的累了,起身抻懒腰,他虽然才十二三的年纪,但是身姿修长,只是皮肤带了惨白,似乎是不见天日才有的面色。
刚好谢琰也有些饿了,善意问他:“不如咱们去食舍吧?我还没去看看呢,也不知道食舍的饭菜如何?”
聂可奉撇撇嘴,坐在凳子上转头对与他说:“食舍的饭菜肯定不好吃啊,也就能填饱肚子。只里面有个厨娘做的八宝饭还挺好吃的,你以后可以去试一试,我不想去,待会我的书童会送了吃的,我们可以一起吃啊。”
谢琰有些不好意思:“不用了,我去食舍吃吧。”毕竟才刚刚认识,谢琰也不好蹭别人的饭吃。
聂可奉有书童,看他虽与其他学子穿的都是儒袍,但是腰上用一根宝蓝色绦系的一块碧玉盈盈的玉佩看来也不是凡品,想来家境比他好上不少。不过谢琰倒是没什么嫉妒,出身不同本来就很正常。
以前他们大学还不是有很多富二代,上学开宝马奔驰上学,读书考试全请人代,在他们还在担心实习的时候,人家已经回去继承他们的家业了。
还记得当时有一句你愿意在奔驰上哭泣还是在自行车上笑很火,但是老师就抽人起来回答,刚好有个白富美被抽到直接回答:“我家就有奔驰,为啥要选择?”其实这类人多的很,谢琰若是真的嫉妒哪嫉妒得过来啊?
谢琰一个人去了食舍,食舍离着他们居住的紫薇苑很近,东边就是医舍。正是饭点,食舍里还是坐了很多学子,多是八仙桌的大桌子。吃的还算可以,一荤一素,还要榨菜酱菜之类的,米饭自然是不限的。若是有些银钱的,加菜就是自己愿不愿意的事情了。
匆匆吃完,谢琰回到自己的小院子,已经是皓月繁星,银河清浅,小里院子西边和北边的房屋里已经点上了烛火,隐隐约约能看到人影在学习。谢琰暗自咋舌这些学子的努力,比起当时高
考生也不遑多让了吧。
谢琰回到房间,聂可奉在东边的案头练字。谢琰晚上也一贯是练字的,他拿出自己买的白麻纸,细细研了磨,照着《伯远帖》拓本练字。
白麻纸正面洁白、光滑,虽然背面稍粗糙,有草秆、纸屑粘附。但是很便宜,对他这种穷苦弟子最适合拿来练字用了,而且它质地坚韧、耐久,只要不受潮,不会变质。
晚上洗漱时前,聂可奉拿了一碟糕点递给他,说:“这是我让我书童买的鸡蛋糕,你尝尝。你不知道,我最怕半夜肚子饿了,傍晚吃的晚饭现在早消化了。”
谢琰看他吃的正爽,爽直大方,看来他这个富二代室友性情还听不错,说:“谢谢。”尝了一口,果然好味,甜丝丝的鸡蛋味,似乎还加了砂糖,但是甜而不腻,他也拿了之前王秀娘给他留的五香糕给他尝一尝。
聂可奉尝了却被惊艳了,一双眼睛瞪得浑圆,问他:“你这糕点从那里买的?倒是挺好吃的。”
谢琰客气说:“是自家做的一点小点心,你若是爱吃,下次我再给你带了吃。”
聂可奉点点头,吃完拍了他肩膀说:“咱们去洗漱吧,快到亥时了,明日卯时还要早起呢。”两人自是一夜好梦休提。
第二日晨光熹微,莹山上云岚雾海。谢琰和聂可奉一同早起,明伦堂位于紫薇苑北面,此名取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一路苍松修竹,古木嘉柯,鸟啼莺鸣,顺着小径悠然走进了明伦堂,进去就是孔子等往圣先贤的系列塑像。朱门石柱,气势恢弘,面阔五间。
明伦堂又分诚身、逊志、进德和育英四斋。诚身斋里的都是已经考取了举人的想考进士的;逊志斋里则是已经考取了秀才的想考举人的;进德斋里虽然没有秀才功名但是也是过了府试或者过了县试的;而育英斋则是没过任何考试的童子读书之地。
像聂可奉是过了县试的学子,也算的上童生,他就在进德斋读书,谢琰这种才入学的自然是在育英斋里读书。
谢琰和聂可风分手后,微吸了口气进了育英斋。还没到上课时间,但是已经有大半的学子到了,摇头晃脑的在
那里朗朗读书。大的有十二三的念书,小的甚至比谢琰还小,估计也就五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