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也不曾回?”
“不敢欺瞒陛下,小女一次也不曾回。”
殿中再度静了一会儿后。
“知了,退下罢。”
曲敦心尖猛然一悸:“陛下?”
这时,听着曲敦自入殿时便声怯气短,总连话都说得磕磕巴巴的苗钧水,心间直鄙夷不已,便也想当然地,认为他那位庶女当真是因为胡搅蛮缠,而被陛下给休黜了。
是以,苗均水便也没给什么好脸,便再度喝斥道:“曲大人莫不是没听到陛下的话?陛下让你退下,还不快叩拜谢恩?”
好不容易求来的机会,曲敦哪里肯就这么放弃?他把心一横,低声请求道:“臣斗胆向陛下求个恩典,可容臣见一见臣那外孙?”
苗均水顿时黑起脸来:“曲大人不得无理。那可是皇子殿下,你当是普通百姓家的孩童不成?岂是你一个臣下说见便能见的?”
在苗均水看来,曲敦这话里语间都是讨赏的意思,像是要提醒圣上,小殿下是他那女儿所生似的。这话里语间兜来转去的,不就是在绞尽脑汁地,搏几分圣颜讨赏么?
因此,苗均水愈加不耐:“曲大人退下吧,日后莫要再如此肆言无忌了,冒犯皇子殿下,罪责可不是你能担得起的。”
而对曲敦来说,臣下二字,直将他打得面无人色。
他死死咬牙,心想要不是那个不孝女,自己怎会连到手的富贵都飞了?说起来,他本该是风光无二的国丈爷,何至于今日还拖着个这么个低阶的官衔?若让他见到那不孝女,他定要生剐去她一层皮!
真真气煞他也!上辈子究竟造的是什么孽,竟生了那么个糊涂到家任性至极的!
可气归气,几度被这宦侍所训,他怎么也不敢再开口,只得唯唯诺诺地应了。
曲敦正待要退出殿门时,却又听上首之人唤了声:“慢着。”
曲敦应声停住,身形都不敢晃动。
“朕倒想问一问曲大人,你是行了何等恶事,亲生女儿和离出了夫家,竟不愿回你曲府?”
曲敦愣住,而听到和离两个字的苗水钧,立时倒吸一口冷气,不啻于被新瓦砸了天灵盖。
曲敦冷汗满脊:“这……”他心下乱转,寻话辩解:“想来不过是话赶话,曾有过几句争论罢了。臣素来疼爱萱姐儿,连重话都不舍得与她说,又怎会行恶事?怕是在陛下亲征当日,臣因记挂她与小殿下,便多唠叨了几句,她那时便有些不快……想来是因那事,还在与臣置气罢了。”
“可、可就算是她与臣有过几句争论,父女哪来的隔夜仇?臣早便说过,不与她计较的。小殿下出生前,臣还邀她回府与家人相聚,而前些时日,臣又让犬子去章王府中给她送将补之物的,岂料、岂料、”
说到这处时,曲敦福至心灵,急急补充道:“对对对,萱姐儿就是爱耍小性子罢了,与陛下和、呃,应当也是她一时想岔。若臣将她寻回,还望陛下莫要与她计较,毕竟、毕竟她是皇子殿下的生母……”
正当曲敦得意于自己急中生智,既为自己开脱,又给那不孝女争取了后路之际,却听得上首之人一声冷笑:“曲大人口才倒也了得,怪不得会将她生成那般牙尖嘴利。”
接着,纹着团龙的大袖一挥:“退下。”
至此,曲敦知自己多少是犯了天颜的,再不敢有片刻停留,摒着声气出了殿门。
而殿内,苗水钧将将自震惊中抽出声来,亦听了新令:“去,将尚书省的季大人宣来。”
苗水钧敛好心神,领命而去。
……
酉时,落霞从宫阙之外暗暗袭来,将歇山棚上铺着的琉璃瓦片照得淡成了琥珀色。
镶着铜质宝顶的敞亭中,身着衮龙袍,腰系明黄鞓带的青年郎君,与身着绯色官袍的官员对坐着。
先时,二人俱是一脸正经地谈着些政事。接着,姜洵才状似不经意地提道:“方才曲敦来过,向朕询问……”话说一半,似是不知如何称呼,他略略停滞了下,才继续道:“……询问其女之下落,朕观那曲敦颇为心焦,便替他向爱卿打听一句,爱卿……可知她现下人在何处?”
季岫愣怔过后,答话道:“这……不瞒陛下,臣也不知。”
姜洵冰玉般的双眼一眯,随即,口吻略重地说道:“爱卿若不愿说,便将此事转告于她便是。曲府回与不回,权看她如何作想了。”
听了这问,季岫忙自那赐坐之上起了身,揖手回道:“不敢欺瞒于陛下,臣确实不知。唯一能禀于陛下的,便是三姑娘已不在奉京城。”
乍闻此言,姜洵脑中空白了一瞬:“你说什么?她不在奉京了?”
“三姑娘已于数日前离开奉京,臣此话绝不作假。”季岫如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