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旅游买特产的是最多的,都来长白山了,不买点鹿茸人参?都去哈尔滨了不买点红肠?
东北地大物博各种特产多的很,东北是真的适合这些赤道附近的老外来旅游。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雪,来体验一下异域风情多好。
就是容易冻得直流鼻涕,一个个哪里能想到会这么冷呢。
东北这边的貂皮大衣,羽绒服、军大衣什么的卖的不要太好。
几乎来这边的人人手一件,还有雷锋帽、手套、棉裤、棉鞋。
不想买的,也可以选择租赁,总之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主打一个把他们的钱包掏空。
不过最让陈时平觉得好玩的,是国内外的烟民游客似乎都喜欢买烟。
长白山上的商店里,服务员就说这是特供的香烟,里面加了人参和鹿茸,那些游客一个个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小手买上几包。
陈时平都想笑,这些烟平时才卖几块钱,现在都提价到十块一包了。
供不应求属于是。
除此之外长白山卖的最好的是鹿茸,男人的福音。
这些商品又能带动多少就业岗位啊!
钱不多,但是带动的就业岗位太多了!
游客的不断增多,对外的宣传也没有停止,国外的媒体杂志甚至电视新闻中都在报道这边的事情。
各种采访和摄影作品像是轰炸一样不断播放。
就连隔壁的小日子都在新闻中报道,当地的电视台大胆预测日本今年的札幌冰雪祭将会迎来历史冰点!
小日子那边也不是没有动作,故意安排人来捣乱,吃饭的时候找茬,住宿的时候找茬,买东西的时候找茬,总之各种找茬。
不过这一点当地文旅早都预料到了,和人家抢生意,必然会被人家针对。
所以下了死命令,必须服务至上,不给任何游客挑刺的机会,但凡哪家商家发生纠纷,就立马会有人赶过去处理。
如果是服务人员态度不好导致的,那就开除,商店关停整改。
其实文旅方面不发话,大家也不会这么干的,不然晚上店铺会被自己人冲了,回家都要被邻居指指点点。
陈时平陪着闺女在长白山玩了一圈,又去沈阳吃了烧烤,最后才回到剧组去。
不过回去的时候,冯晓宁都快给拍完了!
奶奶的,这小子真的是加班狂啊!
就怕他回来把工作给抢了是吧。
不过冯晓宁也没糊弄,拍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沿袭了陈时平爆炸狂人的风格,这十几天的拍摄消耗掉的汽油和丙烷不比陈时平少多少。
小山头都炸掉好几个了。
陈时平看着焦黑的山头,忍不住点了根烟说道:“制片记一下,回头修复环境的钱加一倍。”
“好的。”
制片其实挺无奈的,他们选的都是那种比较小的高地,也没什么树,哪有花那么多钱修复啊。
陈总在别人的电影上都是强调经费要控制,自己拍电影那是一点都不控制啊。
各种道具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还要加大环境保护的费用,这三部电影的成本花掉差不多三个亿了。
就这还是没有演员片酬的情况下呢。
这部电影因为是陈时平来拍,找的演员一个个都没要片酬,都说什么这是拍摄抗美援朝电影,自己不应该收钱。
一个个还不是看陈时平的面子才这样的。
他们也是真不敢开口要啊,生怕陈时平觉得片酬太高,转头又来一道限薪令。
不能再限薪啦,穷死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