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少主,你眼睛怎么了?”小曾看到景唐的双眼,不由地担心道。
“无妨。你先去城墙下寻个地方,把旌节和通关文牒都藏起来。”
小曾应声去了,不多时便策马回来,走在前面替景唐引路。
这时的风沙已然小了许多,海月的眼睛也重见了天日。她注意到景唐眼睛紧闭,眼周似乎还有些发红,不由地想问他些什么,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嗓子已变得有些沙哑,不停地咳嗽了两声。
景唐感觉到她的异常,淡淡道:“你太长时间没有饮水,昨夜又大喊大叫的,怕是要染上风寒了。”
海月听了他的话,便没再挣扎,只伸出手去轻轻拉扯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用指尖小心地碰了碰景唐的眼睛。景唐微微有些怔住,随后才明白她的意思。
“放心吧,我没瞎,只不过让风沙迷了眼睛。”
海月想起来刚才刮风的时候他及时地捂住自己的眼睛,心里不由地有些愧疚,没再做声,只安静地看着他紧闭的双眼。
在大漠里多时不加修饰的形容,此刻来看却依然宛如一块璞玉一般——
他那行云流水一般的剑眉清晰可见地描绘出眉骨的轮廓,宛如两笔潇洒的写意画,不假思索又浑然天成。
从下巴往上看,他那下颌的弧度不偏不倚,硬朗地恰到好处,连接了他消瘦的下巴和好看的鬓角。
若他那冒出青
茬的下巴代表着他经历的沧桑,那么他的唇就代表着最柔软美好的东西。
——像江南刚下树的第一批水蜜桃,直想让人覆上去,一亲芳泽。
而彼时纯真无暇的海月,就真的只是看他红肿的眼睛而已。
“唐刀子,东平城不是叛军的地界么?”海月撑着脑袋看向远处逐渐出现的城墙轮廓,隐约有些担心。
“是。”
“那我们还要去?”
“恩。”
若不是实在没了办法,景唐是决计不会走到东平城的。
原因只有一个,这是叛军的关城,并且离他们的老巢西宁卫不过区区两百里。
他们进城的时候,海月感觉到景唐的身子明显绷紧了,她也像是觉察到了什么,往他怀里缩了缩,暗自摸向腰间的佩刀,嘴里却安慰道:
“你别紧张,要显得像逛自家门口的庙会一般。”
景唐听了这话,不由地一怔,随即不禁嗤笑了一声。
“你倒是很有经验。”
“师父说过,你越怕什么,那东西就偏会来找你。比如说你若是怕大尾巴狼,它又觉察到你的恐惧气味,便占了上风,很可能来撕了你。若你瞧它的眼神就在瞧一只土狗,它便不敢拿你怎么样……”
听她絮絮叨叨了一阵,景唐不知不觉便放松了警惕,顺利地通过城门。
到底也没有人来盘问他们的底细,因为那守城的侍卫一齐正聚在城下看两个老头儿下棋。
他们刚进城没走了几步,迎面又遇上了些人马,海月刚放松的神经又紧张了起来。她偷摸瞟了那些人一眼,只见他们个个都是乌斯藏人的打扮,骑着中原难得一见的高头大马。
“噫,这些人长得为何如此吓人。”海月打了个哆嗦。
景唐看不大清,便问道:“他们穿的是什么样儿的衣裳?”
“那能叫衣裳么,倒像是城西棺材铺卖的麻布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