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是会上头条的,何况是七班。
半决赛的风波一直阴翳在七班每个人的头顶,明川的校园贴吧里,热榜前十不乏大骂七班众人仗势欺人的帖子,仗着父母有权有势,欺压“普通学生”。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乎真相,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七班这群人,在家世和资源上高人一等,那必定在某些地方会德行有亏,这样才会符合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只要抓住这个心态,迎合就比真相更振奋人心。
于“群众”角度而言,是一种愚蠢的可悲。
而对于“少数人”而言,一腔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仗义言辞,反而让他们显得“高尚”很多。
安静和琬琬一人注册了七八个小号换着马甲跟贴吧里的人争辩,仍落败于民愤之下,气得安静差点砸掉手机,叫嚷着想顺着网线过去把那些人的嘴扯烂。
“那些人说我们啦啦队太吵了,影响他们球员发挥。”
“那怪得了我们吗?半个年级的女生都来给我们班加油了,声音能不大吗!”
“对呀,人气旺又不是我们的罪!”
“而且他们知道个屁!张口就乱说!还说什么我们提前买通了裁判,故意各种放水吹黑哨。”
“自己实力不够,瞎找理由。这种校级比赛,值得我们提前买通吗?我们出手也至少是省级联赛吧!”
两人一人一句向苏怀南复述着贴吧里那场硝烟四起的战火。
在两人越说越离谱时,被怀南即时打断。
“诶诶诶,离谱了。以我们七班的实力,应该是在省级联赛也不屑于走后门的。”
苏怀南无厘头的自信源于对七班自然而然的归属感。
“对,我们七班就是这么优秀,优秀怎么藏得住呢?下一场比赛,我们还是这么耀眼。”
“对呀,耀眼又不是我们的罪!”
耀眼不是罪。嘴上是这样说,但最后一场决赛上,七班从球员到啦啦队,仿佛提前通过气般,再无之前的张扬。
最后一场是七班与十三班的对决,两个平时在考试排名中自诩为难兄难弟的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的班级,竟然在篮球场上争夺起了冠亚军。
张扬或许不该,但因为悠悠众口而刻意收敛实力更不该,这是对对手的不尊重。
场上的球员们小心克制自己的动作,显得畏手畏脚。场边的啦啦队也刻意压低声音,只在进球时刻欢呼。
苏怀南觉得整场比赛,只能用“死气沉沉“四个字概括,打得格外憋屈。
篮球赛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最终,十三班夺得了冠军,但这个冠军来得过于轻松,并不尽兴。直至最后领奖时,十三班的五名球员还一脸情况之外的神情。
苏怀南双手托腮,凝望着贴在黑板左侧喷印着“第二名”的黄色奖状,一腔愤懑难以抒怀。
---
即使以这样的结局收尾,但作为七班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开派对”的机会。
而时间,就选在了余小姐的晚自习。
明川本来是要求晚自习要上课,但当天刚好是语文老师余梦的课,都说柿子要挑软的捏,七班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