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警察说:
“但是战争的风险是有的”。
吴所长说:
“我们研究的就是预警空袭的办法,代替传统雷达的预警手段。如果我们停止了,哪怕晚一分钟把成果开发出来,都可能错过拯救国家的最后机会。我们不撤”。
崔和英此时赶紧说话,他很礼貌地对那个有些急躁的年轻警察说:
“你好,我是紧急事态委员会的委员,我叫崔和英”。
那个警察说:
“我叫曲友波,我奉我们警长王铁城的命令带这些专家去七一九农场”。
崔和英说:
“是这样的,因为突发情况,我和你们警长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声学研究所暂时留下,让他们把实验做完。而曲同志,你可以先去别的研究所继续你的任务”。
说完,崔和英拿出一份文件给曲友波看了看。
曲友波看了上面王铁城的签字,自然不做停留,和两人握了握手,随后还对崔和英身边的刘建阳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走了。
崔和英此时才对吴所长说:
“你们面临着什么问题,和我说说”。
吴所长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声学预警系统面临的材料问题,原来为了提高设备灵敏度,设备里有一个非常细微不带磁性的金属丝,而这种金属丝细一些就会断裂,但是粗一些自重过大,又很难捕捉外部的声音讯号。
吴所长的意思是,如果这个金属丝能够再细一些,或者粗一些但是却能维持较低地重量,那么捕捉的声学信号会更加精准。
崔和英此时说:
“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研究。但是我还有个请求,我希望你们能够给我们借一台声波预警系统的样机”。
吴所长豪爽的说:
“完全没问题”。
崔和英此时说:
“我还带来了一个气象所的同志,叫刘建阳,他可以协助你们分辨大气层内的环境噪音。我们先奋力拼一下,把这个声学预警系统做得更实用一些”。
大家都说好,于是这些人便开始回到各自岗位。而崔和英则摆弄起那个声学预警装置的样机来。
崔和英看着那个奇怪的装置,心里想的却不只是声学研究所要的什么材料问题,除了这个他还想着晴空委员会说的那个计划。
按照晴空委员会的初步设计,这种镜子一样的材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它需要很强的反射性,足够把辐射反射回太空。一方面它又要有足够的屏蔽性,不能让任何辐射,至少是绝大多数的辐射到达地球。一方面,这个材料还要有强大的透光性,可以把太阳光透射过来,让地球和星空交流用的无线电可以飞出去飞进来。另一方面又需要足够的轻,足够的薄,足够的便宜。你不可能花光全人类的积蓄建造一个只能容纳几个人的庇护伞。
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材料,真的存在吗?
崔和英的脑子里飞速地运转,他至少到现在为止都没听过这种神奇的材料。这种材料反射强、屏蔽强、透光强,这本身就是矛盾,材料可不是听他命令的机器人,自己可没法一声令下就让它选择过滤掉辐射,而只流出太阳光。
崔和英想,如果是几种材料混合叠加的话,也解决不了太阳光的问题,人类总不可能不依赖太阳去生存。
还是那句话,你把你家大门砌死,挡住小偷的同时,也挡住了你放学回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