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的豆腐味道做得和你外婆以前做得一样好吃,好久没吃了我还怪想念的,你多买一些豆腐和豆腐包囤着,咱家没人会做豆腐,就算以后想做也不一定能做出这个味道。”苏妈每次遇到豆腐张的豆腐就会想起苏云外婆,可惜老人家。。。。。。
“收到!”
放下手机一次性把豆腐和豆腐包都收了,豆腐张只觉得面前的女孩声音熟悉,却想不起来是哪家姑娘,但是有生意不做是不可能的,麻利的打包豆腐上称。
所有豆腐全部整整齐齐打包好,但因为豆腐不能挤压,直接叫豆腐张推着三轮车去大榕树下面装车。
这个季节正是百香果丰收的季节,各种品种的百香果价格也不同,紫色的,金色的满大街都是。
“百香果,有人喜欢吗?”苏云平时只喝百香果做成的饮料,兴趣一般般。
群里很快有了回复。
“大姐,多买点啊,百香果酿酒好好喝。”苏章明最喜欢百香果酿出来的果酒。
“金色和紫色都有的,可以做饮品,酸甜可口还解腻。”张丽丽刚下完早课看一眼手机就发现群里很热闹,百香果可是自己的最爱。
苏云以酿百香果酒为由,把一条街的百香果都收了。
集市上卖现炒的瓜子、花生还有现做的芝麻糖,花生糖。虽然之前在粒上皇囤了挺多瓜子和花生,但是还是不够,家里十来口人,围坐一起很容易就吃完。
问老板价格,基本都是8元一斤任选。苏云也不啰嗦,直接把老板的库存都包圆了,炒好的瓜子250斤,花生200斤,生的瓜子花生加起来快500斤,芝麻糖和花生糖一起160斤。
满满登登十几个麻袋直接把货拉拉都装满了。
快到午饭时间,假装开着车子围着小镇绕了半圈吹风,趁孩子们在面包车上面看平板电视,苏云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花生瓜子收进空间。
才几岁的小孩子根本不关心买的货物有多少,放哪里,为什么不见了,他们喜欢热闹,没一会就注意力就被新奇的东西吸引住了。
苏云尽量避开他们收货进空间,等孩子们再大一些做好足够的思想教育才能让他们知道空间的存在。
集市上的东西摆的没有章法但是经常来赶集的都知道那里大概卖的什么,苏云收了很多小时候很喜欢吃的东西,糯米团子,米肠。酸野,米糕。糍粑糕。
午饭直接在车上解决,一人一个肉夹馍和一碗清汤米线,孩子们吃剩的都让王杰吃掉了,一点都没浪费,吃饱了,苏云从空间拿出4碗姜撞奶当作饭后甜品分给大家。
就这样赶了几天集市,全家都忙碌的收货且看起来和平时的生活节奏差不多。
这几天新圩村的人都“知道”王杰在外面做生意欠了很多钱,拖家带口跑回丈母娘家做起了缩头乌龟,好几个过分的人明里暗里拿这事当作笑话讲,苏云感觉别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带着同情和嘲笑。
没事,习惯了就好,当初刚结婚的时候这样的眼神自己体会的多了,她表示无感。
倒是村里小爷爷和小外婆两家跑来问情况,还表示以后住进村里有难处就找他们,苏云一直都知道自己这两家亲戚人品不错,前世极寒时候苏家好几次断粮都是他们雪中送炭,苏云很感谢他们,心里想着往后也要多帮帮他们两家的。
苏章明私底下也悄悄的去了几家木材厂定了20车大柴,这些都是木材厂废弃的边角料,价格很便宜,一车不到1000元,拿回来劈开晒干就能用。
今天又是洛央镇的赶集日也是周末,弟媳张丽丽这几天一直在各个加工作坊转悠,现在正在米粉作坊里面监工,作坊老板有时候不讲武德,对不熟的人就会偷梁换柱用自己的劣质米制作米粉,把客户好的大米偷偷藏起来,所以知道内情的人都会监工,避免掉包。
张丽丽拿的是这几天收的新米过去加工米粉和糍粑,她一边监工防止老板掉包,一边拿着手机疯狂在网上扫货,小镇上的快递基本都是去网店自提,苏章明现在每天吃完晚饭都要开车去好几个快递点取快递,张丽丽终于体验了一把做购物狂的乐趣。
“大姐,牙膏你买够了吗?都是什么牌子?”
“够了,中华、田七、冷酸灵、舒克、芷幽螺、云南白药各买了10大箱,一箱100只左右。”
“那我买点儿童用的牙膏”
“行,那你看着买。”
反正现在手里有的是钱,这些日用品太实惠,总有一种花不完的错觉。
“大姐,那个啥你买了没?”张丽丽这次发的是私信,没往群里问。
“什么?"苏云不太明白有什么是不能在群里问的。难道是卫生巾?自己可是囤了不少。
“就是。。。。。。那个。。。。。。避孕的。”张丽丽感觉打字的手机都有些烫手。这么私密的事情真不好开口。
苏云了然,自己生了老二直接就结扎了,就没想过那个东西,“这个真没有,你在网上买吧,东西太多我给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