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会结束了咱们去问问罢。”
宋祈安听了这些谈论声,心道,自此以后,她的鉴宝摊便是稳了。
鉴宝大会结束,宋祈安便带着自个儿的横幅重新回了鉴宝摊子。
“姑娘方才好生威猛,青梅在台下看着,真是替姑娘捏了一把汗。”青梅见宋祈安得胜归来,更是高兴的给宋祈安扛着御赐鉴宝大师旗子回摊位。
“把这个旗子插上,咱们的生意就快要来了。”宋祈安拍了拍手,看着前方空空如也的空地,充满了信心。
“生意要来了?”已经将珠串卖的七七八八的老大爷见宋祈安重新返回,便笑道,“你的生意来不来我不知道,反正,我的生意就要结束喽。”
老大爷开始收拾自己摊位上剩余的几个珠串,今天就要就此收工了。
还没等他收拾完,宋祈安的摊位上便出现了第一个客人。
拥有和田玉的人家一般非富即贵,眼前这个人便是朝廷命官的伙计,奉命前来鉴定自家的玉石。如今宋祈安得了御赐的鉴宝大师牌匾,伙计说话都客客气气的,“宋大师,能否帮忙鉴一鉴家中的这和田玉玉佩是真是假?大师鉴定收价如何?”
论当今的鉴宝大师收价,便是一件宝石收取半吊钱,鉴宝局内十分有经验的大师则是一件收取一两银子。宋祈安当即便拍板,爽快道,“如今生意刚开张,便收您一件一两银子罢了,鉴不鉴看你。”
“鉴,这自然是要鉴的。现在就给您找银子。”伙计把手上的玉佩往桌上一放,从腰间取出一两银子来,“还请您帮忙瞧瞧,这和田玉可是那黄白河磨玉,我家主子还等着呢。”
“青梅,收钱。”宋祈安说着,便拿起了桌上的玉佩帮人干起了鉴玉的行当。
青梅一听宋祈安如此说,应了一声将桌上的银子收进了包袱里。她年纪小,眼里也藏不住事儿,嘴角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青梅收了钱,手上的活计也不敢耽误,连忙给宋祈安找了一张宣纸来,又给她递了纸笔。
宋祈安提笔在纸上画了玉佩的大致形状和特征,在一旁写下几个大字:经鉴,此玉为和田玉无疑。
宋祈安将写好字的宣旨递给青梅,轻声道,“盖章。”
青梅从包袱里掏出早就备好的印章,举起印章便盖在了宣纸上画着的玉佩之上。
“好了。”宋祈安将玉佩和宣纸递给那伙计,自此便完成了一单生意。
那伙计见宋祈安做事干脆利落,这么快就把玉石鉴定完成了,更是眉开眼笑,“大师真乃神技也。”
“下次再来。”宋祈安朝那伙计摆了摆手。
而在她鉴这和田玉的片刻功夫,鉴宝摊位前早就排起了长队,人数还在渐渐增加。
一旁要收摊走人的老大爷看傻了眼,没想到宋祈安年纪不大,竟然真能鉴定玉石,且能招揽这么多的客人。最重要的是,她竟然能,鉴定一个宝玉石就收取一两银子。
老大爷守着摊子,一个月的净利润都没有一两银子。
老大爷如今倒是真的生出了几分帮宋祈安扛旗子的心思。
宋祈安鉴完这一波人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
“姑娘,咱们一天就赚了三十三两银子,想是这生意会越做越好的。”青梅还在数着银子,高兴道,“咱们明天还继续吗?”
“明天不来。”宋祈安说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旗子插上。
旗子上写着:【鉴宝大师宋祈安外出鉴宝,三日之后归。】
“姑娘,咱们有银子为什么不赚?”青梅背起了这三十三两的银子,跟着宋祈安一起回自家院子。
“这叫饥饿营销。”宋祈安笑道,“这样咱们才能赚大钱。”
青梅似懂非懂,跟在宋祈安身侧。宋祈安回过头,正要往拐角处走,却差点儿撞上一个人。
宋祈安耳边出现了那熟悉的声音,“宋姑娘不是说,要请林某吃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