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政被自己儿女的单纯弄得有些无语,他先是看看大臣们,大臣们附和地赞赏几句先祖的仁义,但是再要多夸几句就显得言不由衷了。
大臣们不傻,老亲人什么德行,嬴家帝王们什么性格,他们就算没见过,从面前这位始皇帝身上推不出来吗?
秦国君王一统天下的野心可不是这一位突然出现的。
嬴政看自己的傻儿女觉得眼睛疼,总觉得仿佛看到大秦同样要走上二世而亡的道路,冷静片刻看向长子扶苏:
“扶苏你怎么看?”
扶苏谨慎地先分析一会,慢慢说道:“先祖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救助晋人粮荒。”
“还算清醒。”嬴政点点头,总算长子还有救。他耐心为长子教授帝王之术,“这也是一次东出函谷关,打开中原大门的机会,可惜,失败了。”
春秋时期,晋国疆域辽阔,并且紧挨着秦国,是秦国想要出函谷关绕不开的一道关卡。
但凡晋惠公好忽悠一点,真应允了秦穆公的各种要求,可能大秦统一六国的时间能再缩短一些。
【这里说个有趣的小故事。】【相传晋
惠公趁秦国饥荒时出兵攻秦,秦穆公差点被活捉。但是突然来了一股奇兵,三百多人,不但把秦穆公救下来,还反过来把晋惠公活捉。
这三百多人都是农人,而且是自愿跑来参战救人的。】
【事后据他们自己说,是因为曾经偷吃了秦穆公的马,被官府抓到后按律当斩,穆公说:“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酒会伤害人身体的。”不但没有惩罚农人,还赏赐给这些人几坛子酒喝。
秦晋大战时,这些人听说秦穆公和晋惠公打仗,自己带着兵器来报恩帮忙,正赶上穆公遇险,拼命救下了穆公。】
【这也算是另类的,农业改变历史】
“真得吗?”
扶苏等子女大胆地看向嬴政求问真假。
嬴政微微一笑,就是不回答。
是真是假,自己猜去。
【提到农业,不得不提商鞅变法】
【首先,是劳动力】
商鞅变法首先规定:凡是各国来归附的人,免除三代兵役,开荒垦地的岭坡、土山、洼湿的土地,10年不收赋税。
这一条政策,吸引了大量在其他诸侯国失去田地的农人来秦国开垦荒地。
而秦国自己的秦人,实施了军功制,上战场疯狂拼杀。
秦国用秦人组成的军队来征战,用各国移民来开荒从事农业生产,既不会耽误农时,也蚕食了其他国家的人口。
【其次是农耕工具。】
秦国大力推行铁农具,如果买不起官府会把公有铁农具借给他,并且制定非常优惠的政策,造成的使用损耗不需要赔偿;
【这里不得不提,秦国的先祖,因为是给周天子的畜牧放马,在畜牧与种植业更有优势,秦国是当时诸侯国中牛耕最为发达的地区。】
因为重视农耕,也因为善畜牧,秦国官府专门饲养耕牛,而且对盗牛者实施重刑。
后来赵国人发现秦国通过牛耕开垦田地,使得荒地都变成良田后,赶到了一阵“不可与战”的恐慌。
说起先祖,嬴政颇为骄傲。
“昔日其他诸侯国瞧不起我大秦,嘲讽大秦先祖是放马牧羊的仆人,但他们又怎能想到,这反而能成为大秦的优势。”
比起不事农桑、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庸诸侯王,秦国君王矜矜业业督促生产、鼓励农耕,简直是一股清流。
【还有最重要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