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国库空了,但是各处佛寺的和尚肥了。和尚有钱的女子宁愿嫁给和尚过好日子,不少和尚娶妻纳妾,比需要上朝处理公务的官员还滋润。
刘娥不仅中止了“天书运动”,还废除兴修佛像宫观,控制寺庙扩张,严惩贪污,对经济有很大恢复。
【宋朝党争十分严重,刘娥在位时结束党争,兴办州学,兴修水利,民间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
【大家知道宋朝有纸币“交子”,却不知道,宋朝的第一种纸币“交子”也是刘娥执政时发行的,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种纸币。】
【纸币贯穿了整个大宋朝,也影响了后面的明清,同样是一项跨越时代的开创性举措。】
赵祯心情很复杂。
刘太后去世后,
才有宫人告诉他他的生母是李宸妃但是其实刘太后在世前他已经在宫中流言早有耳闻过。
而且李宸妃去世后刘太后以皇后之礼下葬李宸妃给了李氏足够的体面并没有亏待李氏。
对待赵祯刘太后也是亲历亲为当亲生儿子照顾并无怠慢。
早期刘太后在世前赵祯因为一些政治问题与刘太后有过矛盾但是当刘太后去世后他能想到的都变成了刘太后的好。
听到天幕各种夸奖刘太后赵祯心情也惆怅了起来。
【这里不提太后们的“过”因为比起太后们的功绩太后们的“过”更广为流传。】
【尤其到了喜欢写野史的宋朝和大力打压女性的明清给不少当权女性编造了不少谣言。也就吕后废除了妖言令不然这些造谣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去蹲大牢。】
【宋朝的时候才开始有报刊真心建议专门开辟一个八卦专栏给喜欢编故事的文人自由发挥。文人这种编故事的能力用来专门做杂志给国家赚外快国库早发财了。】
赵祯眼前一亮:好主意!他们有这条件!可以啊!
宋仁宗时期人才济济。
那些后世知名的名臣名相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等都是宋仁宗时期的。
这时期同样已经有了官方发行的邸报和民间发行的小报。
官方邸报一般是朝廷政令措施比较正规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也带有很强的严肃性。但是关于官员的贬谪、朝廷内斗之类就不会报道。
小报就是五花八门还有十分野性的八卦绯闻让朝廷大员气得想抓人的那种野性屡次想禁民间小报却拿它们完全没办法。
一来北宋时期的民风开放东京百姓被称为“笼袖骄民”让东京百姓挪个位置扩建皇宫都无动于衷。二来民间小报本来就很隐蔽打游击一样今天这边剿灭明天那边自己再印偷偷贩卖与现代街头卖涩片的差不多隐蔽。
这些民间小报的幕后老板也不简单许多都有各自的门路。有钱能使鬼推磨还分了很多方向去打探。去找宫中太监宫女打探消息秘闻的叫“内探”;去找各个朝廷部门打探官员八卦消息的叫“省探”;在衙门内部找小吏打探八卦消息的叫“衙探”。
消息五花八门十分广泛有些朝廷大员家中丑闻被登报之后才知道家中发现过那些丑事。
赵祯也被官员屡屡投诉要管束民间小报原本他也头疼现在听到天幕这么一说他有了新的想法:“论文采谁能比的过朝中大员?既然民间小报写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写?”
大臣们嘴上拒绝各种“不妥当”“有失形象”但是私底下心思已经活动开来。
——大宋经济至上加上东京房价极其昂贵不少大臣只能选择租房住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臣们私底下有副业的为数不少。
听陛下这意思小报也可以成为副业为什么不能再来一份俸禄?
但是这一份副业最终谁也没有拿到。
因为它到了赵祯的女儿们手上。
“只是八卦小报不是什么正经杂志就让她们先试试。”因为子嗣单薄赵祯面对女儿们难得的请求选择了退让。
大臣们对视一眼选择退让一小步:“公主们年幼不如先尝试一部分臣等从旁辅助。”
也就是大臣们掌握最终审核权公主们不过是初次编辑。
赵祯连忙道:“可。”
只是不重要的小报给女儿找个小事情做大臣们也同意一切皆大欢喜。
赵祯美滋滋丝毫不知道这一小步对于被困在后宫的公主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