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系统却看得一清二楚。
尹勋在一张卡片的背面,写下了一行字,递给了顾瑾瑜。
顾瑾瑜看过上面的内容后,神色微变。
然后,遵照尹勋的吩咐,将卡片交给了总导演谢宇。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不见。
这章的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其实写于20201014,之所以没能继续,是因为泡芙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一个与剧情线、感情线都无直接关联,其实可以合理规避的问题。
但是它让我很痛苦。
它背离了我一直以来的价值取向,使得我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无法逻辑自洽。这是致命的。
我原以为我可以规避这个问题。
如果只是我的话,的确可以。
但是,我尝试着往下写了一些之后,发现,其实最重要的是,阿黎她也不会接受。
在很多很多章之前,有一处小小的“废笔”,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下它,对剧情对人设毫无帮助,但是我就是写了,而且删不掉。
为什么会这样。
我停下来想了很久,才意识到,因为那是黎绯的决定,是她的选择,而不是我的。
那个问题,在四十多章的时候困扰住我的问题,原来她在那么远之前,就已经发现了。
她不认可。
如果要继续的话,痛苦的不是我,而是她。
我感到很抱歉。因为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我在动笔之前做了足够的功课,我就能提前发现它,但同时,也不会有这个故事了。因为我不会写让我觉得痛苦的东西。
我不会。
但是黎绯会。
就像一公抽卡的情节,【舞蹈】和【歌曲】两张牌,其实我最初的大纲设计里,是选的舞蹈。
不仅是因为黎绯擅长芭蕾,我自己写舞蹈也更得心应手一些。
至于《undofsilence》,完全是从无到有,她带着我去完成了这首歌的创作。
是她选了【歌曲】,所以有了《undofsilence》。
是她很痛苦也想要继续站在舞台,所以这个故事,还是继续下去了。
那么接下来的故事中,不会去回避那个问题,我会努力和阿黎一起去面对它。
说实话,因为阅历有限笔力不逮,泡芙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回避掉。
泡芙在文案上写,本文所有角色除了女主养的猫之外,均无现实原型。因为我不追星。(如果我追星的话,就不会到了一公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其实,叶蕾这个角色,身上有一个孩子的影子,是我以前在特殊学校做志愿者的时候遇见的孩子。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阿黎选择【歌曲】牌。但是,其实我并不知道站在读者的角度,是不是能够理解这个决定。
就像那个问题,我知道在很多写这个题材的作者那里,它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不会回避,但是未必能够解决,因为无法解决,所以感到痛苦。前两年的时候我跟过几个短期的国际志愿者项目,保护海龟、英文教学这些,初衷只是刷resu,有收获也有困惑,想要更深入的时候,选择了长期的项目,但是有些事情是,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杯水车薪。然后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力感。而且因为我所读的专业,一直以来给我的教导,导致我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整个人是很分裂的。
这也是接下来阿黎要面对的情况,无力感,分裂感,以及矛盾对立。
这个问题,二公左右的时候就会出现了。
……其实泡芙还是有点想逃避讨论这个话题tt
不过我觉得,如果是阿黎的话,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