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这些女夫子,虽说是女子,但各个是女中英杰。国子监的考核本来就严格,能进入其中的无一不是一时俊杰,而能为这些俊杰之师的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大学者了。而尤以女夫子为甚,毕竟要想获得同样的身份地位,女子要比男子更出类拔萃些。这很无奈,也是事实。女子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总要比男子经受更多的考验。
寻常人在进入国子监之前,要进行一场全国性的考试,你自行选择学派,每个学派的入学考试都不尽相同。笔试通过之后,还要再来一场面试,决定你能去相应学派的哪一层次学习。每个学派都分为八个层次,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按照学习者的水平分层次,依次递减,而不是单纯的以年龄分班。
如果在面试中有一位师长认为你是天才中的天才,就会让你破格直接参加一场太学的考核。太学中的学生无一不是当世最杰出英才中的出类拔萃者,太学也是比国子监更加有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存在,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士子如果觉得自己在国子监里已经学有所成,也可以参加三年一度的太学入学考试,通过这场考试的人,就可以进入太学,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毕竟天上地下唯几的天才,何必再和一群凡人学习一样的知识,让教授国子监学生的夫子每天都被“啪啪啪”打脸吗?
国子监在燕京近郊的玉鸣山上,山上天冷,如今冬天还没过去,她们从马车上下来后,一阵这的冷风吹来,山风很大又夹杂着寒意,直教人被吹得簌簌发抖。许如意运转起体内的内力,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才停了下来。
国子监的山门上面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国子监”,字体苍劲有力、豪迈疏狂,有书生之气,更有王者之风。据说是本朝□□一日来此微服私访之际,亲手所书。
国子监门口左边有一块巨大的山石,上面刻着“朝闻道,夕死可矣。”
无数名臣将相曾在这里读书习武,古往今来的贤者大家都曾在这里讲学,教化天下。正抬头四处看的许如意恍惚了一下,这就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吗?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国子监的第一任祭酒,也就是前身玉鸣书院的院长定下的校训,百年来早就成为了国子监学子的座右铭和人生奋斗的目标。
许芳菲和许夫人斜朝着山门,向着那块巨石整束衣冠,一揖而拜。许如意楞了一下,随后就仿照着她们二人的样子也对那块石头行了一礼。
许夫人一笑,“如意,我刚想着待会儿再让你来行一次礼,你就已经拜过了,果然是个聪慧的姑娘。这是圣人的教诲,也是天下文人对于“道”的追求。好了,走吧,外面的山风到底大了些。”
许如意和许芳菲一左一右跟在许夫人身旁,进了书院。
国子监的这一任祭酒就是许大人,他早在最真诚的信上就知道,毕竟以许如意的身手,在武学一道不说登峰造极,也是天下间难逢敌手。
故而免去了入学测试,直接被国子监录取。许芳菲先去她的教室温习功课,许夫人就陪着她去把书册和笔墨纸砚之类的物事领了。
领完了新手礼包,许如意向许夫人挥手道别,自己背着一个小竹筐,里面放着刚刚领的书册和纸墨笔砚,由另一个女夫子领着去寻她的导师。
她背着竹筐,路过的学子纷纷停下向女夫子点头示意,也向这位新来的师妹微笑表达欢迎之意。
许如意今天穿着一件青色的棉袍,脚著适宜登山梯的谢公屐,当然脚上还套着厚厚的棉袜。
青衣木屐也是国子监的传统服饰,百年来魅力不衰,天下文人无论阴阳,皆以此为风尚,盛赞为有君子淡泊之风。
也因此这些学子的衣裳虽然款式有些不同,但是都是以青衣木屐为主,在细微处有所改动。
一路上经过了松柏长青,在冬日还能看见一片绿意的文院,里面已经传来了朗朗书声。文院的大门敞开着,可以看见里面还造了一座小亭子,上面用厚厚的布帘遮挡住了寒风。有人撩开帘子进去,许如意看见里面有几个学子坐在那里,围着暖炉,听一人抚琴。有几人专注的看着弹琴的人,其余人或坐、或站的捧着一卷书在看。
又经过一弯溪流,沈若水温柔的声音在她耳旁响起,“女院快要到了,就在那里。”
许如意闻言,抬头放眼望去,远远的能见到女院隐约的校舍轮廓,院落身处在万株梅花中,白的、红的,盛开着,淡淡的冷香又动人心魄,此处竟宛若世外桃源、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