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和大桓的存在和燕北记忆中的历史不同。
但大桓的骑兵无疑也走上了和那支横扫数千里的骑兵同样的路线。
冷兵器时代,甚至热兵器时代早期,骑兵都是战争的绝对霸主!
“那北疆岂不是很危险?”
纪千雪听了燕北的话立马紧张起来。
“若大桓骑兵这么厉害,北疆局势就不好说了,即便父亲擅守,可边关兵力有限,又是仓促应战,会不会……”
燕北叹了口气,“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当大桓大军开始攻城,纪将军能守三天是正常,能守五天已经是万幸。”
“大桓绝不止来报复这么简单。”
“大桓王不简单,这么多年和燕国相安无事,暗中一直在积蓄力量。”
“现在动手,必然是雷霆万钧!”
“我们要面对的,不是一支来报复的骑兵,而是大桓隐忍十几年积攒的力量。”
“你刺杀大桓王,只是个借口。”
“就算你不去,等大桓王认为时机合适了,也会攻过来。”
纪千雪顿时慌了神,“陛下,我们该怎么办?”
“父亲,父亲他……”
很快,纪千雪强行冷静下来,咬了咬牙。
“陛下,必须要早做准备了,若真的北疆失守,大桓骑兵便能直逼京城。”
“单靠八营的兵力,恐怕难以抵挡,到时候还请陛下暂时去南边坐镇指挥。”
纪千雪从小接受的都是忠义二字,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让父亲逃跑。
她了解自己的父亲,若边关失守,父亲恐怕不会走。
她能做的,唯有带燕北走,给大燕留下东山再起的火种。
“我们确实该走了。”
燕北点了点头。
“不过,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北方!”
说罢燕北喊来小黄门。
“传旨!”
“招御史大夫张汤,中书令霍光,六部尚书,八营将官上朝!”
“传五城兵马司,将作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