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镇府司里,李鸿雁正严审着那个刘管事和他的妻子,以及一众打手。
审着审着,发现这位刘管事竟然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刑部尚书沈元良家的人,而管他的主子便是刑部尚书家的儿媳妇袁氏。
这一消息,简直让李鸿雁大开眼界。
刑部尚书家的家眷,会不知道大燕的律法?
知道还犯,而且还犯得有模有样的,这就是经过高人指点的好处了。
这一波锄头挥得好啊,竟然一挖就挖出这么大个肥美的二品大员,李鸿雁瞬间就来劲了。
她拿着那些卖身契和供词,直接进宫去了。
与此同时,解家也知道常万出事的消息,既然只是买卖,那为何会断了一只手?
李鸿雁仗着自己是郡主就敢胡作非为吗?
解彪当即就带着夫人黄氏入宫,看样子势必要讨一个公道了。
……
皇宫里,灯火昏黄,照得勤政殿通光大亮。
皇上看见她兴冲冲又来了,忍不住好笑道:“你直接住在宫里得了,这样来回跑,你不累吗?”
李鸿雁道:“比起那些命苦又受欺骗的老百姓,我多跑两趟怎么了?”
“谁让皇上是住在宫里的,我跟自己主子复命,还嫌路远吗?”
皇上闻言,心里熨帖,这才问道:“出什么事情了,需要你亲自来的,递上来看看吧?”
李鸿雁把那些卖身契递上去道:“我不给你看看这些卖身契,你就不会知道平头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苦,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呢,各省各州府县下,可见乌云蔽日,命如草芥。”
皇上还一头雾水,连忙将手里的卖身契一张一张地铺开,其中的卖身契写得错漏百出。
最可笑的,其中一张写着:天生淫贱,自愿卖身,随主处置,无怨无悔。今在证人王友安证下,将银两按市价折换两袋米面,一斤粗粮交付。银货两讫,日后不得反悔,立字为据。
然后是鲜红的手印。
全篇看下来,只有那手印最真了。
李鸿雁道:“原来人命不如三斤面,早知道就让他们卖身去前线打仗了。”
“那样的话,光是抚恤银子就有二十两呢,另外每月还有三斗大米。”
皇上看后,瞠目结舌。
他问道:“这样的卖身契也算数吗?”
李鸿雁道:“看当事人,当事人认可,就算数。当事人说是被哄骗按的手印,就不作数。”
“但是如果有第三方证人在场,说当事人当时认可,只是事后反悔,那即便是欺骗的,也作数。”
皇上惊讶道:“被哄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