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中前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就陷入停滞。
知道大明中后期和西洋人接触,发现了佛朗机炮和鸟铳以后,就立马大肆制造装备部队。
可见,近二百年承平对军事技术的影响有多大。
说起来,老话“国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多少还是有些矛盾,好战未必会忘,也可能越打越强,主要还是在于节奏的把控。
只要国家不是肆意开战,而是每战结束后有修养时间充分消化战争红利,当红利消失以后再寻找下一场战争,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倚强凌弱的战争局势,对于一个正在扩张的帝国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情况。
而现在,大明就是需要时间消化西南的红利,等当地局势平稳下来,当地人接受大明统治,能为大明提供利益以后,朝廷才能寻找下一个目标。
魏广德离开慈庆宫返回内阁,脸上还带着和煦的笑容。
他以为他的判断已经足够,殊不知当大明船队大规模进入被葡萄牙视为内海的印度洋以后会做出何种反应。
是的,魏广德终究对当前的国际局势缺乏足够的情报,他或者说锦衣卫根本没有刺探到欧洲此时的情报。
现在的大海,已经被教皇交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大明西进则必然损害葡萄牙的国家利益,而大明东进则危及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此时的太平洋,就被西班牙人视为内海。
回到内阁的魏广德并没有处理政务,他还在翻看国内的船只。
说实话,多少有些失望。
现在国内的船只,只有南海水师之前订购的六艘双层炮船算得上这个时代的海商堡垒,其他都是各种福船装备大炮的战船。
至于海商所使用的海船,也多为此类。
其战力,连魏广德了解到的西洋武装商船都有不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魏广德不知道,在西班牙商船其实和战船差不多的船体,只是携带火炮更少,空间和重量被用来装货。
专门的战船船型盖伦船还在缓慢发展中,最终成为英国取代西班牙海上霸权的利器。
而这个时代,大海依旧是卡拉卡船,或者说西班牙大帆船的天下。
大明水师出海,必然会和当前两大国际霸主产生剧烈的碰撞,这就是魏广德始料不及的了。
不过此时,大明的京城官场已经炸开了锅。
是的,在内阁会议过后,消息不胫而走,百官对此更是议论纷纷。
许多官员因为根本就不明白当年朝廷纷争的关键,所以一味的附和前朝旧议,对于水师下西洋之举持坚决反对态度。
实际上,许多官员一直都对魏广德力推水师的举措不满,其中甚至有来自江南的官员。
他们支持开海禁,但不支持朝廷投入真金白银去砸水师。
水师耗钱只是他们反对的理由之一,更多还是因为海上有了官府介入,对海商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儿,这意味着海上会受到朝廷的监管,在海上他们做事儿也不能肆无忌惮。
而之后,大明水师进驻小琉球,更是在吕宋分到半壁江山的消息,也在京城官场悄然流传。
只不过因为朝廷没有大张旗鼓说这个事儿,而且高层似乎对此也是听之任之,所以即便那些有心想要弹劾的人,也不得不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