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考生恰巧是没去林家书肆买过考卷儿的,一听二人的话,还以为是遇到了科举泄题,当场就叫嚷起来。
考场的守卫立刻过来将二人抓住。
两个考生吓傻了。
“为何抓我?”
“我什么也没做啊!”
叫来侍卫的考生忙将二人之前对话复述出来,而后开口:“我听着便觉得不对,这明显是有人泄题,你们一定要严惩这些人!”
两人连呼冤枉,立刻将林家书肆与自己买来的考题说了出来。
“真的没有泄题,只是林家出了好几十套考卷儿,我们正巧遇上了自己做过的,所以觉得高兴,但我们真的没有舞弊啊!”
“就是就是,人林家书肆一口气出了几十套题,上万道题目,我们只是运气好遇上了,好些人做了十多套试卷儿都没遇上呢,这与舞弊泄题又有什么关系?你们若是不信,问问周围考生,定然有不少人也买了的。”
侍卫一听,忙让人将还未离开的考生拦住。
经过验证,两位考生确实所言非虚。
但科举事关重大,丁点儿小事都疏忽不得,几个侍卫即便明白此事与科举舞弊无关,也不敢将人放了,只能压着两位考生去了刑部。
刑部官员听闻此事,也不敢耽误,直接带着二人去了皇宫。
两位考生:“……”
好后悔,他们就不该一时得意忘形在考场门口说话的。
虽然面见圣上是荣誉,但因为不好的事面见圣上,若让圣上记住了自己,以后入朝为官可就难过了。
却没想到,二人到后,不但见到了当朝圣上,还见到了太上皇。
两位考生:“……”
他们真的没有科举舞弊,要不要这么大的阵仗?
好在没多久,刑部的人又将当朝户部尚书林海与林家书肆的掌柜并好大一摞的考卷儿全带来了。
两位考生在看到考卷儿的时候,瞬间就放心了。
他们,是真的没有作弊。
皇帝与太上皇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皇上开了口:“听说有人科举舞弊?到底是怎么回事?”
刑部尚书看了眼林如海,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说:“要说是科举舞弊吧,好像没严重到那份儿上;可要说没科举舞弊呢,微臣似乎又找不到更恰当的说辞。皇上,太上皇,还是请林尚书亲自告诉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皇帝与太上皇瞬间看向林如海。
二人对林如海还是很有好感的,于是耐心地等着林如海开口。
林如海似乎在预料到了今日情景,被刑部尚书提到也不慌不忙,而是看向刑部尚书:“单由微臣讲述,可能不够直观。皇上,太上皇,您二位看了这些考题应该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些都是林家历代收藏,以及微臣自己出的一部分考题,与科举舞弊着实没什么关系。”
皇上与太上皇看向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也不敢耽误,忙将手中考题全部送到了两位面前。
皇帝接过,而后分出一半递给了太上皇。
二人很快开始翻阅。
也就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两人便弄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帝看向两位考生:“你们怎么被抓来的?”
两位考生多哆哆嗦嗦地将自己在考场前的对话说了出来,而后哭丧着脸开口道:“我们真的只是运气好,恰好在考试之前做到了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之后一番补救,今日上了考场才会对那几道题印象深刻。”
皇帝温和开口:“你们不要害怕,告诉朕是哪几道题就行了。”
二人对视一眼,不敢隐瞒,忙将两道经义与一道算数说了出来。
皇帝与太上皇按照他们的话将那三道题找了出来。
说实话,即便是经义默写也并非完全一样。
那两道经义题,一道只是与《五三》上的考题出于同一篇章的内容,另一道也不过是考了《五三》那道题之后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