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人惊了:“你也是为了买书?买什么?”
书生答道:“这家书肆最近在卖失传古籍,许多是我只闻其名却不曾看过的,便有心买回家。上一批我都买了,掌柜说今日卖第二批,我看过书单,好几本都是我想要的,便过来买了。只是没想到……”
他往书肆大门看了眼,“怎么突然就多了这么多人排队呢?”
书生前面那人白了他一眼:“当然和你一样,都是过来买书的咯!”说完眼珠转了转,“你之前说,上一批书全买了?”
书生震惊于这么多人都是为了过来古籍的,听了后半句话,忙抽离思绪回答:“确实买了,我还各买了两本。一套用来平日翻阅,另一套我打算收藏起来。”
前面那人瞬间抓住书生的手,看向他的眼神就跟看到了自己亲妈似的:“这位兄台,我昨日才得到书肆售卖失传古籍的消息,闻讯赶去的时候,书肆的书都卖光了,无奈只能随意买了本律书。问了掌柜,掌柜却让我等等,只说下个月会和下一个月的新书一起印刷出来上架售卖。但只是一天我就想得辗转反侧、茶饭不思,一个月还了得?”
“这位兄台,不知可否将您收藏的那套书卖给在下?你本也只是收藏,大可以下个月再买嘛……”
书生愣住,正要答话。
却听周围排队的客人听了二人对话,竟也纷纷回头看向书生,且一个个焦急不已地开口,也都是想要让书生将他收藏的那套书卖给自己的。
到了后面,眼瞧着想要那套书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几个甚至开始了竞价。
全都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
到了最后,他们开出的价格甚至比原价高处了一倍。
书生都快被吓傻了,赶紧开口:“只是一个月而已,诸位等等便是,我不会卖的。这钱,我当然能赚,但若让书肆老板知道我以此谋利,只怕会心寒地再也不卖其他书了。诸位即便是想要送钱,也请送给书肆老板。”
他说的其他话,其他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但,书肆老板会心寒……
以后还可能再也不刊印藏书出来卖……
如今好书难寻,大家可不敢赌这个可能。于是一个个感激地看了眼书生,便回到了自己位置安静站好。
呜呜呜……
还要等一个月!
-
一直到的第二本书在一天之内卖光了,即便是张樱也没买到第二套书,她才知道了这件事。
再一打听,才知道林家书肆之前生意不好,竟然是因为没做宣传。
没做宣传?
即便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书肆这种满大街都是的铺子,哪儿来的酒香呢?再者,即便有酒香,那香味儿飘散出去不也得需要时间?
口碑发酵这东西,没个十天半个月的根本不可能。
甚至,可能更久。
林蔻特意到林家书肆去转了转——
在卖完这一批的古籍之后,书肆的客流量虽然有所上涨,却也不至于排队。
林蔻特意将马车停在门口,从马车的窗口往外看去。
她意外又不那么意外地发现,几乎每一个进入林家书肆的客人,再出来时手中至少也会拿着两本书。
很显然,林家书肆是真的做到了“你要的我都有”。
林蔻:“……”
书籍种类这么齐全的一个书肆,之前的生意竟然仅仅可以维持收支平衡。
就很离谱!
这样的书肆,不该在文人当中有着极好的口碑与信任度吗?
不懂打广告,真的是害死呐!
所以趁着黛玉又给她下了请帖,邀请她去林家商量古籍这门生意的时候,林蔻便先一步找到贾敏,问了问她之前的经营方法。
贾敏道:“你也知道,荣国府是军功起家的。当初我父亲得以不降爵袭封荣国公,靠的也是军功。虽然他一直想要改换门庭,让贾家后辈科举出仕,但到底没什么底蕴,家中的生意也多是古董店、首饰店、布庄等生意,我从未管理过书肆。”
她有些不好意思,“不怕你笑话,我接手的时候林家书肆是什么样,现如今那书肆就还是什么样。我也不懂怎么经营书肆,在不卖话本儿的情况下,我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