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女士被接到北城,大伯大伯母也把地租转给姚女士,翻了一个倍,多了几千块,给姚女士的说法是今年老家整片租地的多,行情好。
其实是自己补贴进去的。
姚女士开始治病时,关系好一些的亲戚,能凑的都凑了些,几千,一两万,陆杏禾的爷爷奶奶也给了一万块。
争地时候陆杏禾还小,姚女士没和她说这些事,后来长大了,加着姚女士生病,家里大事小事都会让她知道。
他们家小区里面也住了很多陆杏禾爸爸之前的同事,那小区是之前几个单位联合谈下来可以单位团购优惠的,所以那边几个兄弟单位的家庭住的很多。
陆杏禾爸爸不在了,姚女士和陆杏禾在那住多年没少受各家照顾,后来姚女士治病,也有很多同小区的姨姨伯伯来给姚女士送过钱。
劝她先不要卖房,即便要换肾,大家先凑凑借点,陆杏禾马上大学毕业,娘两有住的地方,她工作了,借的钱慢慢还,总会好起来。
那时候姚女士守不了小超市,超市转了,陆杏禾在读书,两人没经济收入,姚女士不想要,但也先收下了,都记了账。
姚女士说,陆杏禾从三年级开始,越来越乖。
那时候姚女士忙的事好多,一个人要守店,要接送陆杏禾上下学,要做饭。遇上外公外婆头疼脑热生病打针时候根本顾不上。
一开始想着囡囡省心点好,这时候孩子不乖她一个人得崩。等习惯了丈夫离世,一个人照顾陆杏禾和开店,又争完地,送走了外公,突然回头发现,闺女太乖了。
后来再养,陆杏禾的性格就再没放肆过了。
她长成了所有书里女孩的模样,学习努力,做事认真,听话乖巧,温言软语,会体贴会关心人,细致又耐心。
连性格里的倔强和小脾气都藏得很好。
那时候姚女士觉得,也还好,小女孩这样也挺好,以后娘两过日子,女儿乖点,能好好听话照顾自己,她也高兴。
所以陆杏禾大学报专业时候,两人没什么犹豫一同选了京大的地理教学。
陆杏禾喜欢地理,想毕业之后就回榕城考老师。
姚女士也这么想的,老师稳定,有寒暑假,主要是,安全。
两人都没想着大富大贵,娘两能在一起,相互照顾,简简单单过日子,就挺好。
然后姚女士病发,度过了最开始的慌乱,剩下的,只有对陆杏禾的不舍,以及对不起她的遗憾。
如果早知道她能陪陆杏禾的时间已经如此短,她不要闺女乖,也不要她这么会
为别人着想。
她希望陆杏禾肆意,成为小时候想成为的自己。
父母子女缘一场,陆杏禾的爸爸在她小时候早早离场,她能陪陆杏禾的时间也似乎很短了,姚女士只觉得对不起她。
如果陆杏禾出生在一个正常家庭,她一定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因为陆杏禾骨子里的韧性像蒲公英,虽然柔软,但在狂风过后,在任何地方,她都能生根发芽,并且盛放新的花朵。
每次姚女士说起小时候的调皮捣蛋,陆杏禾几乎已经没有记忆了。
记忆里关于父亲离世其实都是相对混乱和模糊的,已经无法回忆起完整的画面,只有很多警察送行,满目的警服警帽,以及奏响的国歌,鲜红的红旗。
她清晰的记忆,其实就是小时候旁边的叔叔阿姨们老是给她送好吃的,过年的时候他们家总有很多不一样的水果,都是小区里的叔叔阿姨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