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才说什么?”
下面的人:“”
下人只能又把话说了一遍,说着提到了大理寺卿,也就是钟鹤青顶头的上司荀岳荀大人。
“东方氏的人在京城明面上看着没什么,私下里却也设了几次宴,他们也请了荀大人。”
下人说到这顿了一下,看了钟鹤青一眼。
“荀大人起初是不欲去的,但他们邀得勤了,也成了东方氏的座上宾。”
钟鹤青默了默,天上不知何时飘来一片云,遮住了日头。
他又问了几句,没问出什么旁的来,便挥手让人下去了。
他最初在破案一事上崭露头角,以那点名声,是如何也进不了大理寺的。
但他却被正巧路过的荀岳荀大人看在了眼中。
荀大人发现了他侦破案件上的机敏,问他要不要去京城。
他在外漂泊十几年,还从未去过京城,他无牵无挂,便随着荀大人的车马到了京城来。
在后来,从荀大人的幕僚做起,先是被他破格安排进了大理寺,后因破获陈年奇案,又被连番提拔,到那时荀大人都还不晓得他到底是谁。
还是一位大理寺里的老主簿瞧着他相貌,和先前的大理寺卿钟氏父子相仿,才去钟家找了人来认他。
这一认,时隔十数年,终于认祖归宗。
此事惊动了官家,而荀岳荀大人也对他的本事极力推崇,才有幸做了这大理寺少卿
念起往事,明明就在不久之前,却仿佛隔了半辈子一般。
他也已经许久没见到荀大人了。
只是翌日衙门恢复办差,钟鹤青还没能见到上司,却见到了一个许久不见熟面孔。
之前杜老先生和煞犬的案子里,东方氏和长公主曾安插了一位监察御史,到大理寺来“督促”办案。
此人名叫王岫,钟鹤青与他之前的交锋,自然谈不上什么和睦。
他眼下见此人又来了大理寺,心下奇怪,旁的官员原本见着他回了衙门,都来同他说话,不过见着王岫也在,也都稀奇。
正这时,大理寺卿荀大人到了。
他目光扫见一众大理寺官都在,开口道。
“正好,大家都见见吧。朝廷为大理寺认命了左少卿,正是王岫王少卿。”
话音落地,众人皆惊。
之前的左少卿是一位上了年岁的老大人,那位老大人告老还乡之后,左少卿的位置便一直空悬,只有钟鹤青这个右少卿,担任少卿之位。
眼下,这左少卿的位置,竟然来了人。
此人是旁人也就罢了,竟是之前的监察御史
王岫。
众人面色皆变幻,王岫只当看不见,倒也把该做的礼数做了,众人自然不便说什么,同他见了礼,恭维两句散了。
只是王岫目光,特特落在了钟鹤青身上。
他忽的开口。
“听说钟少卿年前在外办差后回京,那叫一个威风凛凛,人还没到,便通禀沿路各处衙门、巡检、驿站、卫所都知道。”
他啧啧,“钟少卿这阵仗,比咱们荀大人还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