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其中一名捕快好奇地问,“你们家的炒粉是多少钱一份啊?”
“蛋炒粉是六文,加肉加蛋是十文钱一份。”
“嘶,好贵。”
现在一文钱的购买力还可以,两文钱一枚鸡蛋,所以这位捕快大哥觉得贵也正常。
阮明湘依旧笑着解释,“大人说笑了,现在鸡蛋两文钱一枚,瘦肉也要二十文一斤,咱们将肉买回来还得加工处理,巡检大人这份炒粉加蛋又加肉的,咱们也只收回个成本钱。”
“如果大人觉得炒粉贵,可以试试咱们家的大骨汤粉。三文钱一碗的大骨汤粉,吃过咱们家大骨汤粉的客人,都觉得物美价廉,物超所值。”
“墨迹什么?要汤粉要炒粉,赶紧的。”已经坐下等吃的巡检大人不悦地对两属下说道。
两名捕快闻言连忙道,“好的好的,大人,我们就来。给我俩都来一碗大骨汤粉吧。”后面那句是对阮明湘说的。
点完餐,他们连忙坐下了。他们坐下没多久,巡检大人点的炒粉就送上来了。一大份炒粉装在粗瓷盘上,他们认出来,这炒粉里有嫩绿的豆芽、鸡蛋,还有切得很细的肉丝,色香味俱全,看着就好吃。
两位捕快闻着炒粉的香气,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还别说,猪油炒出来的炒粉就是香。
很快,他们要的大骨汤粉也送来了。他们学着巡检大人给汤粉里加了一些店家的自制蘸料,接着尝了一口,然后两人就停不下筷了。
他们的摊子一直支到过了午,才将所有的河粉都卖完。今天,他们增加了十斤河粉,都卖完了。阮明湘不打算再增加了,以后就按四十斤的量来卖,够了。如果增加新品种的话,还得适量地减一点。
今儿他们一共卖了六百一十六文钱,大米和肉的成本一共一百五十文,他们挣了四百六十六文钱。
今天依旧有不差钱的人抱怨大骨汤粉太素了,阮明湘寻思着要将蜜之叉烧搞出来才行了。
叉烧配河粉,绝配!反正他们家已经弄了土窑,可以尝试着弄点叉烧出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阮家正常出摊。期间,他们早餐铺的品类逐渐地完善。
阮明湘增加了适合孩子吃的肠粉,还有汤粉的肉菜伴侣蜜之叉烧,大骨汤粉是好吃,但对于孩子来说,吃汤粉的难度还是太大了。阮明湘不想流失孩童这部分客人,所以增加了对孩子很好友的肠粉势在必行。幸亏肠粉也不难做。
紧接着,出摊的人员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她四嫂不想面对人群,强烈要求在家里干活,这会让她自在些。反倒是四嫂的女儿阮梨花,想去镇上帮忙。
阮明湘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她四嫂确实不适合做买卖,她的人生经历让她脸上难免带了些苦相,这样的相貌做买卖是不占便宜的。她大嫂为人宽和,不计较,亲和力很高,很适合做买卖。
同时,阮明湘面对阮梨花的要求,告诉她,她的年纪小,如果一起出摊的话,只能做些端茶倒水以及洗碗的活计。阮梨花还是答应了。
于是,最后固定的出摊成员有她自己、她三哥阮明义、五哥阮明瑜、还有大嫂、侄女阮梨花。
如今他们的早餐摊位的品种有大骨汤粉配叉烧、鸡蛋肠粉或者猪肉肠粉、炒粉这几样。他们偶尔也会接一些回春堂病人家属的单子,给病人熬些白粥瘦肉粥什么的。
&nb-->>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