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父亲留下的地址,时昭沿途问路,终于找到儿时记忆中残留的那点记忆中的祖宅。
时家祖宅位于荷塘村边缘山口处的三岔路口往山里去三十来丈的样子,紧邻荷塘村通往县城的村道旁。
通往县城的村道在时家祖宅这里另外分了两条岔路出去,分别绕着两边的山脚通行,去到别的村庄,另外两条路要走出去一两里地才陆陆续续有村落人家。
离了官道,时家算是县城回来的村道上,除了上一个村庄木家堡外,沿途最近居住的人家了。
这条村道从荷塘村边缘的山口处,往外通往县城方向就是平坦的山间盆地,全是良田,无人居住;往里就是山谷沟壑,村道就在小河与一边大山的山脚之间蜿蜒。
因山口处相对狭窄,住的人少,往山里河流两边的小盆地住的人更多。
因为有河流自这山间流过的缘故,两山之间形成一条狭窄的宽阔地带,故而两边的大山虽然高俊,也不会显得这山谷逼仄压抑。
荷塘村的地里位置到是没得说,时家住宅的地里位置更是优越。
门前就是村道,链接官道通往县城,交通方便;村道一侧便是青山,树木葱郁;屋后则是小河流淌。真应了那句青山流水人家的古话。
唯一有所欠缺的是屋后的小河上没有桥梁,过河的桥要往县城那边走一段距离才有。
时家祖宅与村中其他人家相隔较远,周围数十丈外才另有人家。而这数十丈内的田地都是时家的。
宅子现在空着,但时父此前有委托族人照管。所以房前屋后并没有杂草丛生,只是显得有些寂寥罢了。
虽说时家祖宅不在村子中央,但乡下地方,来了陌生的车马,自然是引人注目的。早在时家的马车进村时,就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
如今人们见几辆马车停在时家的祖宅前,都不由得好奇张望;不懂事的小孩甚至围到马车旁张望。
听说有陌生的车马来到时家祖宅,受委托看管的族人以及村中管事之人和时家其他一众族人,都很快赶来查看。
“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其中一个老者问道。
时昭看了看眼前之人,与此前父亲说起委托之人有几分相似,便问道:“可是堂叔公?我是时昭,时鸿的儿子。”
老者有些惊讶地望向他,随后热情地道:“你是时昭?哎呀,上次见到你时,还是七八岁的奶娃子,几年不见这都长成大小伙子了。这次回来住多久啊?”
“你爹呢?在州府里又升官了吧?”老者说完往时昭身后的几辆马车里四下张望。
时昭沉声道:“父亲已经不幸亡故,我正是受父亲叮嘱,返回老家,继承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