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娶亲就有被当成双儿的风险这也太离谱了吧。
“是吧,你也觉得离谱?不娶亲就得被当成双儿,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夏邑临很是不忿道,“我今年也二十有二,我也不想成亲啊。成亲有什么好的,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的,哪有一个人自在。”
时昭虽然觉得离谱了点,但也不太明白夏邑临为什么这么忿忿不平。对于夏邑临觉得成亲麻烦的事倒也没什么感觉,这不是人都要经历的?
“康王娶妃了?”时昭想,文家不也能用这个逻辑去攻击康王?魔法打败魔法。
“娶了啊,正妃侧妃侍妾一大堆,王府后院整日斗得死去活来。”夏邑临摇摇头道,“一个花心大萝卜。这种沉溺美色之徒能当好什么皇帝。据说齐王很有才能的,又专一,要是他不是双儿就好了。可惜了。”
“……”好吧,康王已经娶妃,看来魔法打败魔法的作用不行了。时昭心道。
“邑临,休要胡言乱语!越说越离谱。”夏承臻喝道,“虽然我们是江湖人士,也不代表皇家之事可以信口胡诌。你且知这里没有皇家耳目?”
“啊?”时昭赶忙摆手,“夏伯父,我不是。”
夏承臻哭笑不得:“不是说你。”
说罢又对夏邑临道:“我们能知宫闱之事,焉知皇家不能知江湖之事。康王已然立太子,继承大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就事说事也就罢了,休得胡言!”
夏邑临被夏承臻训得红了脸:“师父教训得是,徒儿知错。”
“皇帝已经立太子了?”时昭很是诧异。虽说他一向不关心朝政,但像立太子这种大事肯定是会传得天下尽人皆知的。怎么他不知道呢?
不过这样也好,听说皇帝近年来身体不太好,太子定了,以后那些皇子也没什么好争夺的了。对齐王和文家来说可能不公平,但对老百姓来说,要的不就是一个平稳安定的天下吗。
朝堂动乱,遭殃的第一个还是普通百姓。
“是啊,就是前日下的诏书。想必你在赶路途中,故而不知。”夏邑临道。
时昭想想也有道理,青州地处边关,远离中原,皇帝的诏书传到这边要点时间。夏承臻他们别庄遍地,耳目众多,消息自然是来得快些。
“即便是出了这样的乌龙,褫夺封号、打入冷宫、罢官去职都没有问题,皇上也不至于要抄文家的家吧?毕竟皇帝以前不是最宠爱齐王的吗?”时昭感慨道,“况且,这跟谋逆有什么关系!”
都到天家无情,今儿算是见识了。什么罪名都能往上安。
“皇家之事,从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算皇帝不想做那么绝,宋贵妃也不肯放过啊。这个女人特毒了。”夏邑临又忍不住了。
“邑临,你那是偏见!”夏承臻又呵斥道,“让你别议论未来的君王,你又在那里编排未来的太后。你有几颗脑袋?”
夏承臻今日真是快被这个乖徒儿气死了。这孩子以往什么都好,现在也什么都好,就是遇到齐王康王宋贵妃的事就炸毛。
时昭很好奇夏邑临为什么会对宋贵妃和康王,哦,不,现在已经是太子了,有那么大的偏见。但眼下的气氛显然不是问这个问题的好时机。
夏承臻训完夏邑临对时昭道:“单是这样或许皇帝还能留个余地,但据说齐王与文家大公子文征往来密切,好像两人有情。如果齐王真是双儿,隐瞒身份坐上皇位。以后天下是姓皇甫还是姓文那就不好说了。在皇家眼里,岂不等于谋逆?”
“况且,哪有双儿继承大统的!面对这种情况,皇帝不抄文家的家都说不过去。文家有此下场也不冤。”
夏承臻末了补充道,说完还瞪了夏邑临一眼。
“师父——”夏邑临有些不满地喊道。
“行了,这事就说到这里,以后再也不要提。出了这个门,大家都当什么也不知道。”夏承臻叮嘱道。
时昭也觉得这种事就当没听说过,或者拦在肚子里比较好。所以对夏承臻的说法一点意见也没有。
见夏邑临不再多言,夏承臻又对时昭道:“你父亲让你回水城避风头是明智的。这种朝堂之事,没有对错,只有站队,除非陷害你父亲那人在官场栽了跟斗,或者他在朝中也有仇敌,且愿意帮你翻案。”
“你父亲之事急不得,当务之急是要先确定仇家是谁。即便一时报不了仇,也能躲过一些暗箭。你放心,此事我会帮你留意着,日后你若有事,也可托人传话送信到云湖山庄在各处的别庄。能帮的,我云湖山庄一定鼎力相助。”
听了夏承臻的这翻分析,想起母亲此前的教诲,时昭也能平静对待。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也不争这一时。
对于夏承臻的承诺,时昭更是感激得无以言表,只能拱手行礼:“谢谢夏伯父。”
夏承臻爽朗地笑道:“以你我两家的交情,就不要这么见外了。好了,现在我们去看看给你准备的马车。”
因为时家车队的马匹都或死或伤,车厢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夏承臻把他们的马匹都换了,还让匠人给遇袭受损的车厢重置、加固。
夏承臻绕着马车转了一圈:“我山庄匠人手艺不及你父亲,你就凑合用用。”
时昭赶忙致谢,口称“哪里”。
第二天一早,夏邑临受师父之托,戴了几个山庄弟子护送时昭一家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