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国历2年1月3日,即停战协定签订3个月后,罗伊尔发表《海尼森声明》,承认海尼森的自治政府,并将其划为银河帝国的海尼森自治领。而海尼森方面则发表声明,宣布同盟政府将放弃独立,归属银河帝国。从此,银河再次统一。
新帝国历2年2月1日,海尼森首席代表爱德华。克罗歇尔和克莱亚。冯。亚尔佛莱茵在《关于帝国属下的海尼森自治领政策的若干协定》上签字。由于此项协定签订的地点在新建的皇宫狮子之泉,所以被后世称为“新狮子之泉协定”。
在这项十七条款的协定中,帝国允许包括海尼森所在的巴拉特在内的三个星系继续以自治领的名义将民主制度延续下去。海尼森自治领也因此成为银河历史上第二个帝制国家内部的民主政权。
“己经结束了吗?”
坐在返回海尼森的巡防舰上,刚刚上任几天的帝国海尼森自治领议长爱德华。克罗歇尔看着窗外漆黑的宇宙,对与他同时上任为海尼森自治领自卫队司令官的红发女子叹息。“无论如何,至少民主已经被我们保存下来了,虽然,仅仅只有三个星系。”
虽然一定会派遣总督之类的对海尼森的政策进行一定的干预,但是,民主的微弱的小小的火焰,一定可以像伊谢尔伦共和政府一样延续下去吧?
“可是,我们也是同时葬送了民主旗帜的人——”身为代表团一员的马尔。亚维尔中将在心里无声的苦笑。
如果把这种话说出来,一定会让船舱里的空气更加凝重。身边充斥着仿佛凝滞了一样的空气,如果气氛再沉重下去一定会有人窒息倒地吧?可是,身为一个从幼儿时代起就把“用自己的双手保护民主精神”这样的话当成人生目标的“前”同盟军人,亚维尔却无法摆脱这种挫折感。
现在最重要的如何善后才对。坐在马尔。亚维尔身边的波布兰副议长抱着与同行的军人完全不同的想法。
整备自主和自立的体制,抚恤伤亡的军人,重新进行经济建设——一个个计划化为一份份文件和会议记录在副议长的头脑中像大山一样压过。
比起露出各异神态的同僚们,克莱亚的表情仅仅是继续保持沉默。不过,如果她露出比较轻松的表情,一定会被某些人批评为“果然还是站在帝国一边”吧?
“进入巴尔特星域了!”舰桥传来的通讯打破了宁静。
良久,克莱亚拿起了放在面前己经凉透了的纸杯咖啡一饮而尽。
“帝国的咖啡果然很苦。”女子的低叹在舱内回荡。映在舷窗上的脸上带着淡淡的怀念情绪。
克罗歇尔感到自己的心境和她产生了奇妙的回应。
从这里出发的时候,自己还是呼吸着同盟自由民主空气的一员;现在却己经成为帝国□□下的一分子了。但在失落的同时一种明朗的解脱感又从议长心底缓缓的升了起来。
现在走在民主道路上的人们,不再是那些为了自己利益玩弄权势的政客,而是出于对民主的热爱而聚集在一起的理想者。
但是当他把自己的心情描述出来之后却得到了毫不留情的揶揄。
“什么吗!我可是对民主完全不抱希望,之所以留在这里是因为现在帝国的旗帜不符合我的审美罢了。”
“不是,亚维尔。克罗歇尔老爷爷的意思是他会成为象敏兹议长一样伟大的人物!”
“那么这个我们最悠闲的元帅阁下就是象亚尔维斯元帅那样的人罗?!”
“喂!亚维尔!这么说太过分了,虽然败军之将有点丢脸,毕竟我们保住了民主的旗帜,不是吗?!”
“即使是杨元帅或是亚尔维斯元帅也不可能做的更好了,所以我们就没必要再苛责克莱亚了——虽然很不甘心但是看来打倒皇帝的事情要交给我的曾曾曾曾孙了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真是不值得期待。”配合着周围人拙劣的玩笑,克莱亚暗暗的把舌尖残留不散的苦涩感压下去。
天才永远是罕见的存在。与其等待奥丁大神的神迹,不如自己动手改变现状。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当然微不足道,但是聚集众人的意见的话,即使是曲折的前行,也应该会在某一天见到希望的曙光。民众的命运,并不是掌握在他人的善意里,而是应该握在民众自己的手中。
只是,要到什么时候,人们才会真正的不被强权政治一瞬间的光芒而迷惑,可以真正的有力量并自觉的实践这一点呢?
这个答案的解答,就从现在的海尼森自治领的两亿五千万人民身上开始。
哪怕是一点点也好,把延续了500年的同盟带给人类的教训和在银河里无论遭遇怎样强大的暴风雨都坚韧的不停燃烧的民主之心传递下去,像几百年前的巴尔特自治领一样,把这些让无数人们为之流血奋斗的东西传给下一代。
即使是一支蜡烛发出的细小微光,在适合的时候,也会成为燃遍整个银河的熊熊火焰。多么强大的帝国,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如果那时候人们依然抱着和这个时代一样的坚定和热情的话,说不定,可以把民主的旗帜重新插遍银河吧?不,那个时候,说不定会出现由人民之手创造的,更加适合国家的道路。而我们,现在必须把这小小的可能性保存下去。
再一次确定这一点,红发女子的脸上现出淡淡的微笑。
就象银河中所有人祈求的,大概又可以维持个几百年的和平了吧?至少,在这短暂的和平里,银河中的我们——共和政府中和帝国统治下的人们都可以专心的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而不是因为国别不同信仰不同而彼此厮杀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