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条人命,他拿什么堵悠悠众口?
一个将军没了威望,一个军队没了士气,拿什么打仗?
所以萧绥撤了,撤回了驻扎在大楚北边三镇的大营。
但粮草依然没来,朝廷仿佛在暗示什么。
萧绥不动声色地等,等到了皇帝传他回京,要论功行赏的圣旨。
他就回来了。
萧绥一离开大营,听说朝廷就让人押送粮草过去了,显然粮草是一早备齐,在某处扣下了,就等他离开大营回京,便放粮。
皇帝也不想酿成兵变,士兵还是要安抚的,士兵饿死了逃走了,大楚无军,敌国岂不是轻易杀进来?
新帝要处理的,是这个威望登顶的将军,但也不想坏了国本。
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逼萧绥回京。
半途扣粮逼他停战,是怕他战功甚伟,功高震主,或深入敌都,同敌国勾结,反向杀回京师。
萧绥又带兵太久,士兵敬他服他,朝廷显然不想让这大楚十分之六七的军队,由听皇家驱使,变成听萧绥驱使,所以他们把这个将领召回来了。
将领和军队分离的政策,自古有之。
其实萧绥抗旨不归,朝廷早晚也会给粮给军需的,只是肯定还会往后拖,说白了就是拉锯,朝廷怕兵变,萧绥怕士兵饿死,谁心狠,谁占上风。
萧绥输了。
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张将军明说的,谢珉是结合这几日从坊间听闻的,和张将军话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点愤慨情绪,整合出来的。
楚王长街杀马,他本以为是震慑表态,现在想来,可能也有泄愤的成分。
平民老百姓有平民老百姓的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是没人关注,但也随心所欲,萧绥不一样,他就算愤怒,他也得顾全大局,泄个愤,还得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嘴上可从不会提,面上也不会显露半分。
楚王当时不避讳他,当然不是信任,只是这些消息,任何人去茶楼酒馆坐一坐,听那些激愤的书生骂几句,就能知晓,但通政事的大抵是绝少数,百姓们关注的还是楚王的长相、楚王为何不娶妻纳妾、楚王的大印到底有多大。
说起来,大楚已历三百年,不似早期锐不可当,像一头肥而大的猪。
朝廷好逸恶劳,官员个个想着自己的乌纱帽,主战派少之又少,百姓们过了那么些年的太平日子,抵触打仗,也搞不懂为什么要打,为何要侵略人家。
所以无论是朝中还是乡野,支持萧绥者,都少之又少。
追捧楚王的,多是年轻气盛的那一批。
而矛盾的是,有钱有权的,又多半是中年老年人,没那个拼劲,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好好过活。
有钱人厌恶楚王,因为军队是个无底洞,萧绥问朝廷要钱,国库没钱了,朝廷只能问民间要,问民间要,要么增加各种税,要么剥削富商。
他们不知道这些钱有没有经过一级级的官员克扣,到没到萧绥手里,到他手里又有多少,只记得,楚王萧绥因为打仗问他们要钱了。
交了一百两,哪怕到萧绥手里只有二十两,他背的还是一百两的仇视。
而张将军当时主要说的,是萧绥亲军的问题。
萧绥回京,带了一部分亲军,朝廷发了边关士兵的钱粮,但……没发萧绥亲军的。
当时可能是顾及他在,张将军说的是“朝廷可能是忘记发了”。
亲军们日子有点儿不好过,所以推了张将军出来,让他找楚王……要钱。
亲军问萧绥要,萧绥问朝廷要,提醒朝廷发“忘”掉的那笔钱。
说白了,楚王穷。
萧绥位极人臣,但是穷,他又常年在贫瘠的边关,没捞钱的机会。
他用的东西部分是皇帝赏的,变卖有罪,就是自己的东西,也多半打了楚王府印记,当了换钱,成何体统?说出去不是惹人笑话?
楚王缺能流动的、大量的、源源不断的银子。
-
楚王高穷帅,得仰仗朝廷,不得不屈就。
但他可以帮楚王捞钱,刚好他爱钱。
只要那家伙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