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赶不到县城了。”
黑大爷爷摆摆手,“不差这点时间。”
杨姝妹无奈了,“咋不差呀,你早点去,还能赶上晚饭,去迟了人家都吃过饭了哟。”
黑大爷听到这里果然犹豫了,然后一步三回头的爬上了小驴车,还不忘叮嘱王知青,“大爷赶时间,有啥稀罕物回头给你大爷也瞅瞅哈。”
黑大爷说完就甩起了小驴车,只是这心里惦记着王知青的东西,一下没注意,下手重了,小毛驴一声惨叫,给黑大爷吓得一哆嗦。赶紧伸手轻轻拍了拍小毛驴的屁股,小毛驴这才踢着小蹄子走了起来。
王知青感激的看了眼杨姝妹,杨姝妹微微的点了点头。
小驴车和王知青擦肩而过,大路朝西,各走一边。
这个王知青杨姝妹还是有印象的,由于杨村的地理位置的原因,没有山丘,所以杨村的知青并不是很多,但是就这五六个知青可是在杨村呆了好多年,一直也没能返城。
一来,是知青所在的家乡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招工,家里也没有病退可以顶职的工作,就算有顶职的工作,也多数是留在城里父母身边的子女顶替了,人都是有私心的,亲兄弟这时候也不会想着捞自己的兄弟回来抢工作。
二来,咱们村里每年工农兵学员只有一个名额,哪个村也不会胳膊肘往外拐,把这名额给知青呀,都是本村人自己消化了。
所以这些知青就在杨村呆了好多年,最早的一批都在杨村结婚生子了,好像是68、69年这样子就过来了,到现在快七八年了,大好的青春都埋葬在这里了。
年纪大了,就撑不住结婚了,在杨村安家了。十六七岁的年纪过来,五六年下去就成大龄青年,在这个年代不结婚都被人说。所以早一批的四个知青都在杨村结婚了。
而王知青是后一批来了,来杨村大概也有三四年了吧,看样子估计也就20岁左右。
杨姝妹之所以对王知青有印象是因为高考刚恢复的冬季高考,杨村里只有王知青考上了,而且考上的是京都有名的大学,可见此人的用功程度。
杨姝妹估计王知青家里可能得到高考恢复的消息比村里人要早,所以王知青得到消息比较早,早早的就开始复习了。当然本身的学习能力肯定也是不差的,不然就那两三个月也不能有那么多长进。
杨姝妹暗自下决心,还是要更努力才行,毕竟招收的比例那么小,不努力可能就被刷下来了。这时候可是真的是万人过独木桥了。
记得当时77年冬天举行的高考,全县几万人参加的高考,结果就录取了千把个人,这状况惨不惨烈,而且绝大部分是知青。虽然录取的人少,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华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杨姝妹心里感叹着,回头看了眼王知青远去的背影,决定周末回来遇到不会的地方要去请教一下王知青。
这黑大爷吧就是个闲不住嘴的,也不知道那黑漆漆的脑袋在想个啥,“丫头,大爷跟你说,这王知青家里可不简单,你瞅瞅,哪次不是大包小包的寄过来,这得多厚的家底,才能这么折腾哟。”
“毕竟小小年纪就离家下乡来了,家里心疼点也是应该的吧。”
“那也得家里有才能心疼。”
黑大爷羡慕的咂咂嘴巴,继续道:“哎,丫头,大爷跟你说,就这王知青呀,你早点把他拿下,多好的条件,可别耽误了。”
杨姝妹心想,‘大爷你可真能想。’
真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大爷,我才16岁,早着呢。”
“嘁~早什么早,三两年的事,你不早点,到时候他可跟别人好上了,你年纪小,那王知青年纪可不小了。”黑大爷那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差点给杨姝妹笑死。
如果白眼可以飞出去,那么黑大爷的小秃头上应该盘了一圈杨姝妹的白眼了。
杨云看着杨姝妹翻着白眼,笑的人一抖一抖的。
杨姝妹噘嘴拍了憋笑的杨云一下。
“你看看你,还不吱声,不识好人心呀,云丫头,你赶紧去拿下,跟你也是配的,看你这小白脸蛋子就是吃不了苦的,跟着王知青回城里享福去。”黑大爷瞅到杨云,赶紧媒婆上身继续拉。
黑大爷这突然来一出,给杨云一下子呛的眼泪直流,咳个不停。
杨姝妹赶紧给杨云后背拍拍,顺顺气。
黑大爷闻声赶紧回头瞄了一眼,啧啧道:“瞅瞅,这云丫头肯定是看对眼了,让大爷说中了,这可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杨姝妹真的是无语至极了,拍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