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箱子,用来装零碎的东西,到时候把能装的小东西都装进去。比如:几人的小衣服;木勺,筷子、锅铲;平时打磨出来的小工具。
只是这几个东西,用不了那么多木板吧?
做了几个小箱子和盒子,木材根本没用去多少。反而因为做多了,手法越来越熟练,完全可以提到生产线,进行一线生产了。
木材虽然珍贵,但时间也很宝贵。林惜大刀阔斧的做了四个木架子。剩下的边边角角她也放起来,以后可以做些小东西。
为了能物尽其用,林惜一下午不是去烧窑,就是对着木板敲敲打打,和一个木匠毫无二致。
没浪费是没浪费,但做出来的木架子,却是没地方放,摆在洞前的空地上,和浪费一样。
只留了一个小一点的,贴着洞里的墙放了,其他三个是没地方搁了。先放着吧,以后再说。
看着三个乱摆在洞口的架子,林惜砍了藤条做了个篱笆墙,把洞口和洞墙面的空地围住,篱笆口留在了洞口左手边的路上。
林惜宣布:这就是她家院子了。
“惜,我来换草鞋。”仓颉看林惜站在用藤枝做成的东西里,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藤枝。
林惜眼睛一亮,生意来了。
少年站在她围得篱笆院外,手里拿着根藤条和一大包东西。
少年手里的包裹,让累了一下午的林惜觉得自己又行了。
“可以,要多大尺寸的?”不好让客人站在外面,林惜把少年带到洞里。
仓颉把手里刻上尺寸的藤条递给她,“我和家里人的。大小都照着大巫说的,刻在了藤条上。”
藤条上面清清楚楚刻画了三段长短不一的刻痕。
林惜没想过卖草鞋,也就没有明确给草鞋订过价。
上次是大巫自作主张的给了东西。因着身份和给的东西确实是她想要的,也就这样了。
如果以后还有人要她做鞋的话,总得给个明确价,这样她卖的安心,别人买的放心。
藤鞋其实不费什么功夫,一双鞋子二十分钟左右就能编完,手速快的话十几分钟就可以了。
价格不好定太高,这都是拿命生存的年代,她还没有那么黑心。而且定价太高也不会有人舍得买,毕竟都赤着脚这么多年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