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商人缴纳的赋税是很低的,有些商人甚至私下交易,只为不缴纳关市税。
赋税较轻而利润丰厚,这是胡商喜欢来大唐的主要原因。
本身作为农耕国家的大唐主要征收的赋税还是以农业为主。
李明轩看来,大唐已经有具备一个资本市场的潜力,也是因为小何哥原使得大唐商业活动发达。
只不过税收的政策中没有加入商税,只靠关市税和外商税的收入,不够养活整个国家。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五姓七望的存在。
大唐商人地位低下,贵族是看不起经商人的。
他们表面说从商是一个低贱的行业,背地里却利用低商税的政策偷偷地经商赚取利润,从而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
越是世家大族背后所掌控的商业甚至对大唐的一些行业进行了垄断,这也是为什么五姓七望能够延续千年。
他们一边贬低商人从
而抬高自己贵族的身份,利用垄断的知识和书籍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另外一边家族里不是奴仆就是偏支的族人在进行商业活动。
明面上保持着尊崇的贵族地位,背地里他们掌握的商人和产业为他们的奢侈的生活不断提供着供养。
高门士族清贵而不畏权贵。
大唐的士族分为三个集团。
处于第一阶梯的便是在关中根深蒂固的五姓七望,
第二阶梯便是山东的高门士族,
山东士族不但名望天下,更有族人身居朝廷高位要职。
些士族发展极快,繁衍众多,开枝散叶,族内也是分工极细。
大多聪慧的子弟读书,另外一些则学武从军,就连那些旁支分房的考不了进士做不了武将的,也都顶着士族的名头,借着士族强大的财力开始经商。
此时的士族,集清贵、权贵、富贵于一身,
甚至有人不禁感叹:
“恨此生未能娶五姓女。”
高门士族瞧不起皇室,不愿意与皇室联姻。
高门士族的公子都早早婚娶,就怕娶公主。
高门士族的女儿也多不愿意嫁给皇子皇孙。
甚至崔氏发出这样的说法来。
“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山东门第最高的五姓,也都世代相互通婚,而不肯与外族通婚。
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
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
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
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