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朝廷能让百姓吃饱穿暖,那世家采用的那些蛊惑人心的手段根本不够看。
你扪心自问,若是你是世家之人,真的愿意把自己的家产给百姓吗?”
李承乾摇头,自己的家产怎么可能给百姓。
李承乾摇头,李明轩继续道:
“这就对了,这是人性,那世家门阀千年来蛊惑人心的方式就那么几种,不是减轻给百姓的租酬就是在灾荒年间开设粥棚。
世家之人从来不会做亏本之事,灾荒年施粥之后会在来年加地租,所以还是用百姓身上的东西来施舍给百姓。
据我所知,前朝的时候,那些世家就占据了许多百姓的田地,大唐亦是如此。”
李明轩说完,李承乾说不出话来。
不只是世家,其实大家族都会把百姓的田地划到自己名下,然后让大唐的百姓成为自己的仆人。
百姓靠把自己的田产划到世家大族名下来减少对朝廷的赋税,而成为仆人奴隶的百姓在成为世家大族的仆人以后就不用向朝廷上交赋税,他们是属于世家大族的私人财产。
从前朝开始,隋炀帝修建的运河主要责任就是漕运,负责将江南一带的粮食通过水运送往长安用于缓解长安的粮食苦难。
根据后世统计出来的数据,中原出产的粮食其实是够中原消耗的,只是大部分的粮食都被世家豪门给把持着。
李明轩自然不会把这些数据告诉李承乾,但是通过他说的话,李承乾已经能
够明白他的意思。
五姓七望此时的存在不只是威胁着皇帝的位置,他们更是存在于大唐百姓身上的吸血虫。
普通人过得如何跟世家门阀可没有关系,甚至他们去愚弄百姓,通过一些简单的施舍去获得所谓的影响力,一是为了巩固他们的地位,二可以继续从普通人身上吸取大众身上的血液。
两者之间就是一个供给的关系,普通大众通过劳动赚取的收获最终供养的世家子弟享受着他们垄断的知识。
知识可以为他们提高社会地位,把持着朝堂上的话语权提供基础。
所以李明轩没觉得世家门阀有什么高贵的地方,甚至两者是敌对关系。
可能是有兴致,李明轩给李承乾解释起了为什么对于五姓七望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杀。
李明轩分析道:
“皇帝继续沿用前朝的科举制度就是想在朝堂扶持新的阶层,以从民间百姓为代表的寒门子弟。
等到一次次的科举不断选拔人才,朝堂上的寒门子弟占据主导权,皇帝在朝廷上有了绝对的控制权。
至于民间的影响力,那些简单的蛊惑手段,只要朝廷能给百姓好的生活,百姓肯定会认可朝廷。
这一系列的手段下来,那五姓七望又有何杀不得?”
李明轩的话让李承乾眼前一亮。
李承乾已经顾不上还在和李明轩畅谈,下了马车的李承乾立刻开始奋笔疾书。
李明轩所言就如同一剂治世良方,让李承乾不得不重
视。
相较于他们李家的天下,李明轩这个朋友也只能先被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