梿枷,拍打着藜麦,藜麦脱壳后,露出里面淡紫色的种子。
藜麦发苦的原因是因为种子外面有一层叫做皂苷的物质有关,通过浸泡或者搓洗的方式就可以把皂苷去除!
江花把脱壳后的藜麦仔细的搓洗了三遍,随后捞起一粒放嘴里咀嚼,果然没有了苦味儿,入口带着一股坚果味儿的清香!
中午,大家伙就吃上了藜麦饭!虽然一人只分到了一口的量,不过苦涩难咽的藜麦竟然变得这么好吃,又引来大伙一阵狂欢!
“飞鸟!那个叫做梿枷的东西你快多做几个啊!这藜麦饭我还没尝出来味儿就没啦!”老头们笑呵呵的打趣飞鸟。
“哈!你看我哪有空了啊,你们几个老的也别光看着,那东西简单的很,你们也试着做一做!”
几个老头老太互看一眼,有些不自信:“我们能行吗?”
江花吃完了老妈的爱心午餐,刚走出来便听到了这句话,走上前去:“只要认真努力,你们肯定能行!”
几人开心的点头应是,花巫女说她们能行,那肯定是能行!
这下飞鸟手下又多了两个老头,三个老太作为副手,做梿枷,骨针的活被他们接去后,飞鸟愉快的又投入到热爱的陶器绘画中!
江花也尝了一口藜麦饭,软糯Q弹,煮好后跟黄豆粒差不多大小,非常好吃!
选好了一块空地,江花大力请出去两颗大树,而后又用了近一周的时间,照着书中的方法,终于把藜麦播种在了地里。
播种之前的土地已经搅拌了丛林里的腐熟植被,又追加了部落厕所造的“人工肥”,地里的味道差点没给带着口罩的江花熏一个跟头!
地里浇水的问题也好解决,男野人们花了一天的时间弄回来好些竹竿,劈成两半后,从小河直接引流到了麦地和营地中间新挖的过滤池。
用劈开的竹子在一米宽的正方形坭坑里围成一圈,竹子插的很密实,围好了以后,再用绳子捆绑固定。
这种正方形的池子一共挖了五个,按照高地顺序排列,第一个池子中放入了填满大坑一半的大块石头,第二个池子是小石头,第三个池子里是细沙,第四个池子中是半池沙子,上面铺上了木炭。
第34章木炭过滤
没错,木炭被成功的制造出来了!
按照书里教的方法,红石带了三个小伙子一口气烧了四锅木炭!
把木材砍到大小相同后,竖着一根根紧紧靠在一起围成一圈,呈塔状向外扩散,有缝隙的地方就用短的木材堵住,最外围的位置就用小的树枝和树叶铺满。
外面用黏土糊在整个大木堆之上,砌成了一个大大的坟包样,顶上留出出风口,底部再扒开八个小进气口。
把火种倒入顶部的进气口中,点燃木材,空气从底部进入形成向上的气流,火就会逆着气流向下燃烧,火焰消耗了氧气所以上面的木炭就不会继续燃烧,只会进一步烘干!
当火焰烧到底部的八个进气孔,再用黏土把进气孔堵住,切断氧气供应,阻止木炭因为过度燃烧把自己烧成灰!
最后封住顶部的出风口,之后放着自然冷却,这一冷却就是两天时间过去!
今早扒开泥包以后,外围的小树枝已经烧成了灰,中间大块的木炭都成了,烧好的木炭坚硬有光泽,声音清脆响亮,且木材里面的纹理完整。
江花迫不及待的把木炭倒进第四个滤水池的最上层,随着一节又一节的竹子水管,引来了清澈的河水,先是流入第一个水池,逐渐是第二个,第三个。。。
污水排干净以后,渐渐地从第四个木炭池出来的水,更加的透亮,而第五个最干净的蓄水池中就是储存这些干净水用来做饭的。
开会的时候已经和大家讲过,地表水里面有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要烧开了再喝,可是这大热的天喝烧过晾凉的水也实在费事,这下,经过过滤的第四个池子中的水,用杯子接着竹口流出的水就可以直接喝,虽说不能百分之百杀菌,但是消灭个八九成还是有的!
原始野人的抵抗力也都杠杠的,经过过滤的水喝下去就不用担心因为喝水不卫生而拉肚子的问题了!
从这里取水浇地,比走到小河要快的多,江花对这片麦地可是寄予厚望,每天都要来巡视。为了防止有小动物来破坏麦地,四周还围上了简易的木栅栏。
由于她的重视,大家自然也很当一回事,就连小孩子们,看到刚长出的杂草都会小心的拔掉。
“注意啦!”江花大喊一声,一棵大树随后倒下,几个健壮的男野人喊着号子把大树抬回营地。
江花化身伐木工,每天勤勤恳恳的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