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四年,清丰县无溪镇下井村。
前几日落了一场雪,今日天气放晴,积雪渐消,寒风料峭。
谷麦场聚集了好多人,大人们围在一处闲聊,小孩则在旁边玩雪奔跑。
聊着聊着,便又聊到了那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上,村西头的老宋家不得了哇,先是家里出了个状元郎,如今又出了个女皇帝。
这得是几世修来的好福报,这不仅是他们老宋家的荣耀,更是他们下井村的福幸。
宋景沅登基之后,首先回馈的便是他们下井村,村里不只建了庙宇,还有学校,医馆,因着是女帝的故乡,女帝下旨,她在位期间,下井村不用徭役缴税。
因着这一好政策,一时间下井村涌进不少外村人在这里落户。
不只如此,宋景沅还下令,女孩与男孩一样,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科举,将来平步青云,入朝做官。
这对于没有男孩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若是女孩书读的好,将来谋得一官半职,一样可以光耀门楣。
再者,朝廷施行六年制免费教学,也就是说,孩童从六岁启蒙入学,到十二岁启蒙结束,这六年间是不用交学费的。
既然有如此好政策,他们这些做家长的何乐不为,万一孩子书读的好,将来入朝为官,受益的不是他们自己吗?
这么一想,这些只有女孩子的家庭是非常乐意送她们上学的。
便是既有男孩也有女孩的家庭,一些开明的家里,也是会送女孩儿入学,原因无他,他们想着,免费上学,不上白不上,若是个读书好的,六年学业结束之后,家里条件允许,他们也会继续让女孩儿上着,若读的不好,将来退了学直接嫁人,他们也不会有啥损失。
毕竟,读书可以明理,这人读点书总比不读的好,便是将来找婆家,也比那些个没读过书的好找的多。
这么一计算,这些家长心里自也是十分乐意。
当然了,愿意送自己女孩儿上学的家庭毕竟在少数,大部分家庭是不愿意女孩儿上学。因为他们知道,即便女孩儿读书再好,将来也是要嫁人的,他们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扯养大的孩子,到头来便宜了别人。
是以,即便朝廷施行了好政策,奈何大家积极性不高,上学读书的大多依然是男孩儿,女孩儿少之甚少。
现下一众人聚集在谷麦场,一边晒着不太暖热的太阳,一边说着女孩儿读书一事。
其中一年轻小伙说道:“读书有什么好的,辛辛苦苦半辈子,到头来还不一定有回报。倒不如我们直接进京,找那宋大人,也可直接谋一份差事,总好过我们窝在乡下种地强。”
有人就问了:“你能保证宋大人就一定会为你谋份差事?”
那人回道:“那当然,我兄弟今年入的京,去找了宋大人,宋大人给他安排在宫中当差,走运的话,我兄弟还能见着皇上。”
“能见着皇上?”一个微胖的青年神情一振,眼里放光,“当真有这么美的差事?”
那人见青年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不容置疑道:“当然真,我兄弟信里给我说的,他要我年后也过去,京城地方大,贵人多,只要好好干,不愁出人头地。”
青年呆愣片刻,那人立马又怂恿道:“王兄要不要同小弟一起去?”
青年魔怔了一般,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
他叫王向冬,小名王胖胖,小时候曾与宋景沅起过争执,因说了女子天生低人一等的话,被宋景沅扇了一耳光。
前些年宋家人回来祭祖,王向冬又见了宋景沅一次,那时的宋景沅不过十五岁,姿容昳丽,明艳动人,他们村里的小年轻见了无不心潮翻涌。
当时的王向冬刚成婚不久,自己的妻子与宋景沅一比,真就一个泥人,一个天仙。男人嘛,对漂亮的姑娘心生爱慕之情实属人之常情,他王向冬不能例外,他们村里的小年轻也不能免俗,纷纷被个宋景沅迷的颠三倒四。
只是碍于身份地位,他们这龌龊心思只能憋死在心里了,如今人做了皇上,这一辈子怕是都再难以企及。
不过……王向冬摸了摸自己的左脸颊,小时候这里曾被宋景沅扇过,能被皇帝扇一巴掌,他笑了笑,这辈子……值了。
“爹……爹……”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晃着王向冬的手说:“爹,赵小龙把我推倒了,他不跟我玩。”
王向冬不耐烦道:“不跟你玩就不玩了,到那边找你娘去。”
指了指左侧墙角一侧,几个女人正聚在一处闲聊,那个大着肚子的正是他的妻子,再过两个月他们的老二就要出生了。
他王向冬倒是想跟着方才那位兄弟去京城,可眼下这情况,他便是有那份心,也没那个力,走是走不成的。
不由一声叹息,又想起多年前那张明丽的脸来。
忽然起了一阵寒风,刮在人脸上如刀子一般锋利,人们不禁裹紧了棉衣。
“吭……吭……”
一个吸着旱烟的中年男人重重咳了两下,王向冬侧过头说:“邱叔,您老少抽烟,对您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