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驾崩,百官吊唁,六部继续运转。
五日后,赵郸登基,奉时笙为太后,迁居长乐宫。
得到旨意后,时笙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恨不得在宫门口贴上‘新帝不可进’的纸条。
长乐宫是历代太后寝居,荒废十多年,各处简陋,主殿也有些漏雨。晏如令人连夜修缮,忙忙碌碌十多日后,寝殿才可以住人。
搬进殿后,时笙摸摸这摸摸那,问晏如:“我们可以过二人世界了吗?”
晏如含笑点头:“可以,只要你低调些。”
“低调些,我不出宫就成了。”时笙高兴地在床上翻滚,翻来覆去,眉眼弯弯,“晏如,你说哪家姑娘最彪悍?”
晏如恍惚明白她的意思,提议道:“大将军的嫡幼女武功甚好,脾气不大好。”
这位嫡幼女传言功夫极高,出入战场,后来与晏泾并称二将。女子为将,本就不易,加上风言风语,她的名声便不大好,可这些不能磨灭她的功绩。
闻言,时笙托腮,下意识问晏如:“我们是不是不大厚道?”
“你且看看新帝对你的态度,倘若与你兄嫂和睦,就作罢。倘若……”
“太后、太后、陛下来了。”
晏如的话还没说完,丹青就匆匆走进来打断她的话。
时笙立即爬了起来,“他来做甚?”
丹青摇首,“眼下过宫门了。”
“晓得了、晓得了。”时笙爬起来穿鞋,吩咐丹青去迎,自己慢悠悠地换衣裳。先帝大丧在即,要以素净为主,晏如伺候她换了一件月白色暗纹莲花裙,两人对面站着,时笙捏捏她的脸,道:“你说,他来做甚?”
“多半与你叙旧,毕竟时间久了,你就不记得他了。”晏如低笑,先帝死了,赵郸没有顾忌,出入宫廷也更加方便。
深宫中的乱事很多,历史不敢记载,杂记写了不少。
她笑了笑,从妆奁中选了一块和田籽玉悬在时笙腰际上,修长的手拂过玉佩,她告诉时笙:“他不敢放肆。”
“我们一道过去。”时笙晃了晃和田籽玉,觉得好看,便从妆奁中取了一块相似的玉佩,晏如好像明白她的意思,忙按住她的手:“这是太后之物,我戴不得,你别胡来。”
“那、那你拿-->>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