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的背刺,全员大会的定性,直接把王静推到了风口浪尖。
明明了解事情真相如何,不论是自诩公正的一大爷,还是喜欢摆官架子的二大爷,都没帮忙说一句话。
所幸是后来厂里出面调查,还了王静一个清白,而作为始作俑者的贾张氏,却在一大爷的包庇下,只被罚扫了三个月的院子。
因为调查清楚了,自己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加上往后还得住在这个院子里,又顾虑到刚上高中的王浩,王静当时并没有选择撕破脸,把事情闹大。
不过从那以后,他们就和院子里的人少了来往。
得亏当时没出什么事,否则现在都不知道是个什么局面。
真要因为举报让王静丢了食品厂的工作,断了他们姐弟俩的收入来源,那这仇可就大了。
穿越过来的王浩之所以对院里的这些人没有好印象,除了了解后续的剧情和这些人的本性,更是因为过去这档子事。
最反感的,自然莫过于道貌岸然的一大爷,还有贾家那一群自私自利见不得别人好的白眼狼。
不再想这些破事,王浩将油纸包好的烤鸭取出放到桌上。
吃烤鸭的讲究其实还挺多的,不过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嫌鸭皮腻人,偏爱鸭肉,有的人喜欢香脆口感,更重鸭皮和鸭肉。
传统的吃法有三种,分别是荷叶饼卷着吃,蘸蒜泥加酱油配着萝卜条吃,还有香酥鸭皮蘸白糖吃。
吃完了鸭肉,剩下的骨头,还能煮鸭架汤喝,鲜美营养还解腻。
通常店里是帮炖汤的,不过因为王浩是外带,再加上急着走,所以店里的师傅帮忙片好肉后,鸭架就自己带了回来。
好在熬鸭架汤的过程并不繁琐,自己在炉子上架口锅,鸭架骨放进去,直接开熬。
京城的烤鸭,都是提前卤制之后,又用果木烤制而成,所以鸭肉与鸭骨头,都带有果香味,光这味道就让人食指大动。
等鸭架汤熬好的过程中,王浩取了张荷叶饼,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上面,分别放入片好的烤鸭肉片、葱丝和黄瓜条,随后一卷。
此时的荷叶饼和烤鸭肉片还带有余温,口感并没有损失太多。
舒坦!
……
同一时间。
就在王浩幸福感十足的享受烤鸭的美味之时,隔壁邻居赵大年也下工回到了家。
“当家的,你知道吗?王家那小子买自行车了。”
刚一进门,赵大年的老婆刘芳就忍不住开口,放了一个重磅炸弹。
“买就买呗,这能有什么?”
虽然眼热,但赵大年并没有表现的太惊奇,甚至还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王静嫁了个好对象,轧钢厂的汽车驾驶员,让人羡慕不来的工作,再加上她自己是食品厂的工人,双职工家庭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王静的丈夫陈卫国,他也打过几次照面,对王静言听计从的,家里大权都在王静一个人手上。
以王静对弟弟的关照,买一辆自行车不算什么。
“不止是自行车,还有手表呢!听说是海鸥牌的。”见丈夫不为所动,有点被扫了兴致的刘芳继续说道。
“羡慕呗!还能怎么着?谁让人家有个好姐姐好姐夫呢!”
赵大年心里酸极了。
好车好表,这谁不想要?
但作为一个男人,他是有自己自尊的,不想把这些表现在脸上。
也不知道自家这婆娘是怎么想的,非要一次次扎心,往他肺管子戳。
他不要面子的吗?
“嗐!不是王静和她丈夫买的。”
一看赵大年误会了,妻子刘芳八卦的兴致又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