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元旦悄然而至。
天空飘起了细雪,却丝毫没有阻止蓉城人民迎新年的热情,到处是锣鼓喧天。
李向楠跟胖三在这一片热闹中踏进锦江宾馆时,陈发荣已经先到了。
“李生,在这个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里,能跟你们米仓山珍签约,也是一件大幸事。”陈发荣的普通话越发的纯熟,满是算计的脸上,也多了一丝真诚。
他这段时间在蓉城也没有白待,李向楠做的事情他都查的一清二楚。
在外人看来,李向楠是因为有胖三这个老板才这么出色。
但了解他们底细的陈发荣却知道,胖三只不过是李向楠推在明面上的一张牌面,而他自己这个决策者,正隐身在幕后。
别看现在米仓山珍的所有手续都落在钱贵身上,但钱贵却只有米仓山珍百分之十的股权,余下的百分之九十,都在李向楠身上。
换句话说,这个米仓山珍,真正的话事人,是他李向楠。
“能够跟陈总合作,也是我们米仓山珍的荣幸。”李向楠笑着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哈哈,好说好说,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陈发荣龇着牙乐,随手接过合同签自己的名字,但在下笔之前,这个大骗子还是快速的看了一遍合同。
李向楠能成功,跟他的胆大不无关系。
毕竟现在的国内,很多人头上还罩着投机倒把这个紧箍咒。
只有李向楠敢大胆囤货,还成功的跻身进了蓉城。
“兄弟,我算是看出来了,我们都是一类人。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公司当个老总?不需要你做什么,只要每年给下面那些人上上课,待遇随便你开。”陈发荣是真起了心思,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的人自然不少,但像李向楠这个年纪,就敢玩这么大,最重要是还成功的,简直屈指可数。
李向楠摆了摆手,他跟陈发荣可不同。
这个年代,随便做点什么都能风生水起,完全没有必要去蹚那趟浑水。
李向楠可不想最后被清算。
“陈总说笑了,我这人没什么大的志向,去港岛这样的大事,还是算了。”
陈发荣很是遗憾,目光又放在了钱贵身上,一个土生土长的嘉陵江边的娃娃,竟然凭着半吊子粤语就唱好了这一出戏,这个钱贵的潜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钱兄有没有兴趣来我们阳信商厦?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钱兄的。”
钱贵有些意动,但却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我听楠哥的。”
陈发荣:……
好嘛,之前好歹还装上一装,现在这是自己连装都懒得装了。
陈发荣看向李向楠,李向楠沉吟了一下,“陈总如果真看好我这兄弟,不如再给他一封调令,让他负责蓉城代理点,盈亏自负如何?”
“哈哈,这有什么难的?”
陈发荣当即就从手提包拿出纸笔,现场写起了调令,完了吹吹墨,从包里拿出印章,在刚才的合同跟调令上都盖了章。
“陈总该不会随身携带着这东西吧?”李向楠有些好奇。
“有备无患嘛。”陈发荣倒也不瞒着,“做我们这行的,指不定哪一天大机遇就来了,这不得随身准备着?”
搞定了正事,接下来自然可以好好吃饭了。
因为高兴,几人喝的都有点高,陈发荣兴致来了,还拉着两人一起来了个锦江三结义。
陈发荣第二天就离开了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