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才能让他们记住这个等级呢?
接连两天,李向楠干活的时候都在琢磨这个问题。
“有了!”
李向楠兴冲冲的跑去找许右。
“许叔,我想到法子了,咱们可以用薅草锣鼓来记这个等级。”
许右眼前一亮。
村民不识字,但薅草锣鼓的山歌,却是人人都会。
“我这就去通知人。”
“许叔,让大家明儿进山吧。”李向楠的视线,看向了李大田跟李大山的方向,“都在一个村子,保密工作做得再怎么好,保不齐也会被发现。”
许右明白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九华大队的村民,除了李大田跟李大山外,其余的劳动力全都进了后山。
“各位老辈子,平辈子,小辈子,今天大家聚在这里,都是为了松茸来的。”
“我知道大家很着急,但请先别急。
这一次收松茸,我需要先跟大伙儿记账。
如果大家信的过我楠娃子,咱们就三天一结算,如果信不过我也不勉强。
还有就是松茸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按照品相级别来定的。”
大伙儿听见要记账,顿时心头都是一紧。
等听到李向楠说三天一结算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三天时间而已,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对,三天就三天,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还能不信你?”
“就是,跑的了和尚该跑不了庙嘛,我们不怕,你就说价格就成。”
村民嘻嘻哈哈,他们也不傻。
虽然李向楠这里变成三天一结账,但除了这里,他们也没有其他可以赚钱的门路。
更何况,李向楠是村里的人,他们一大家子还得住在村里,大伙儿根本就不怕他们跑路。
“我们一等品松茸,对外的收购价格是一毛,根据之前的约定,我会再加价五厘。”
“二等品,收购价格9分,加价4厘。”
“三等品,收购价8分,加价3厘。”
“四等品,收购价7分,加价两厘。”
“至于品相具体怎么划分,咱们可以看这里。”
“像这种,就是一等品,这种二等品……”
李向楠指着几朵松茸,详细给大家做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