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芬这才放心的回到了自家粮车旁。
但她没有注意到,那几个干事在交换眼色。
一袋袋粮食被搬下车,二妹心疼的用手捂住麻袋,那里是刚刚被验粮员捅出来的位置,她手指缝间,还有粮食在向外流淌。
台秤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过秤员换了一个秤砣。
“五百斤,可以搬下午了。”
过秤员大声的报数,验粮员得意的用笔在本子上记录下500的数字。
“不可能,八袋粮食,我们都装的满满当当的,怎么也有八百斤,怎么可能少那么多?你们的秤有问题。”李向楠手中的竹竿又一次砸向地面,只是力道放轻了一些。
后面还有重要的证据要拍,不收着点力道,竹竿砸坏了,后面可就没法拍了。
“秤就在这儿摆着,能有什么问题,”过秤员一脸不耐烦,“你不相信,就找人来看。”
反正砝码就是五百斤,谁来了,他也不虚。
“看就看!”李向楠回过头,“大伙儿都看看,我八百斤的粮,送到粮站就变成了五百斤,这粮站的秤是专门吃粮的吧?”
一听到粮站的秤,跟自家相差三百斤,所有人都慌了,留下一个人看守粮车,其他人纷纷围了过去。
过秤员一脸鄙夷,一群大字不识的土老帽,也想看懂他们的称,要知道这称的秘密,可是专业的人来了也看不出来。
李向楠从兜里掏出指南针。
“楠娃子,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这个啊,这是指南针。”李向楠说完,拨弄了一下指南针,余光里,那几个干事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看向李向楠的眼神都有些惊恐了。
指南针。
这个乡巴佬不是个泥腿子吗?
他怎么会有指南针?
“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村民不解,看上去小小的,没啥大用啊。
“指南针,是用来测方向的,如果咱们在老林子里面迷了路不知道怎么走,就可以拿出它,跟着它的指示走,就能走出老林子。”
村民们一听,顿时就心动了。
秋收后正是进山打猎的好时机,有了这个小玩意儿,他们岂不是随便哪一片山都能去了?
几个干事也围了过来。
指南针是干什么的,他们当然知道。
不但如此,他们知道的还更多。
如果让这玩意儿靠近他们的台秤,那这台秤的秘密,怕是就要保不住了。
所以,不管今天怎么样,都不能让这玩意儿靠近他们的台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