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豁!”
……
听了楠四牛小队的宣传后,陆续便有人来李向楠家打探消息。
入夜,九华大队的村民自发聚集到了李向楠家。
众人都在观望,然后就看到大牛背着一背篓的银耳进了李向楠家。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向楠拿出祖传的杆秤。
“大牛,你这银耳的品相不错,给你一毛,这里一共三十一斤,一共就是三块一,这是三块一,大牛你把钱收好!”
后方,骂骂咧咧的大牛妈看到钱,眼睛都直了。
楠娃子居然真给钱了?
他们摘回来的银耳,都是在家里晒干后再送去合作社,费工夫不说,也换不了多少钱,只能农闲时去弄来补贴点家用。
现在李向楠居然高价收活银耳,真的假的?
众人都在观望,只剩大牛妈欣喜若狂,对着李向楠连连夸赞他有出息,知道提携自己好兄弟。
其他人也心动,但他们跟李向楠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
邻居王大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背着背篓走了过来。
“楠娃子,这是我摘的银耳,你看看怎么样?”
“王大娘,你这银耳都是碗大一朵的好品质,也是一毛钱一斤,你这里是二十六斤,一共是两块六。”
李向楠掏出两块六递了过去。
众人眼珠子都掉地上了。
楠娃子抽疯了,居然拿钱买活银耳,那玩意儿山里到处都是,他们只需要弯弯腰,就能捡到钱。
害怕李向楠突然醒悟过来不发疯,大伙儿争先恐后的跑了。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很快,就有那动作快的背着背篓过来了。
“五十六斤,这是五块六。”
“你是七块一”
……
到了后半夜,终于没人再来敲门。
半个晚上的时间,李向楠就收到了一千斤的银耳。
虽然知道这是大家这几天的存货,平时收不到这么多,但李向楠还是高兴地咧开了嘴。
加工坊第三种原材料终于有了。
关上门,接下来便是他加工银耳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