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愿淡淡笑了笑,神情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待赈灾之事了结,便可与秦承廷各不相干了。”
“那在下便先恭喜谢大小姐了!”沈如昀眉眼弯起,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提到赈灾,谢昭愿猛地想起她还缺一大笔银子,如果沈如昀可以慷慨解囊,那么她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思及此,谢昭愿站起身,微微咬了咬下唇,斟酌着开口:“沈公子,昭愿有一事相求,还请沈公子帮忙。”
她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沈如昀眸光加深,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哦?但说无妨。”
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她的心思,让她有些不自在。
“如今城中瘟疫肆虐,百姓流离失所,赈灾之事迫在眉睫,可眼下资金短缺。听闻公子富甲天下,还望您能慷慨解囊,救救那些受苦的百姓。”
谢昭愿言辞恳切,眼中满是焦急与期盼,双手不自觉地紧握在一起,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丝希望。
沈如昀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不紧不慢地道:“姑娘,赚钱不易,在下这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况且,这赈灾之事,为何要在下一介商人来出头?”
他的语气不温不火,听不出丝毫情绪,让人捉摸不透他的想法。
谢昭愿心急如焚,双手不自觉地抓紧衣角,把衣角都攥出了褶皱。
“沈公子,您心怀天下,城中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您的善举定会被世人铭记。只要能度过这次难关,百姓们定会对您感恩戴德。”
沈如昀放下茶盏,双手抱胸,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笑得不置可否。
“姑娘这番话说得好听,可在下也得为自己的生意考虑。在下捐了银子,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沈如昀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仿佛在审视着面前的谢昭愿。
谢昭愿微微皱眉,心中暗自叫苦,脑子在飞速思索应对之策,片刻后,眼睛一亮。
“沈公子,待灾情过去,朝廷定会对您的义举予以表彰,这声誉可是千金难买。而且,百姓们也会记住您的恩情,日后您的生意,必定更加顺遂。”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试图用这些理由打动沈如昀。
沈如昀听后,只是笑笑,并未作答。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眼神飘忽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谢昭愿心中忐忑,眼睛紧盯着沈如昀的表情,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一丝松动。
她没有催促沈如昀,只是静静地等着他的态度。
沈如昀终于打破了沉默,他坐直身子,声音低沉却又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