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想想那岩石凸起、侧崖横壁的山路,她就脑瓜子疼。
山势复杂,根本无法用板车往返,到时运输就是最大的难题……
时间来到晌午,母子俩赶着驴车往回走。
这次是薛小岩在前头牵着驴,沈青梧在一旁看着。
“芽芽你瞧,咱家小灰真的很乖,下回你也可以试试!”
薛小岩沉浸在牵驴的新鲜感中,甚至把车卸了之后还在牵着小灰满院子走。
芽芽这会儿对驴的兴趣没往日那么大,她主要想把遇到生人这件事告诉娘。
听了芽芽的描述,沈青梧对那几人倒是起了几分兴趣。
听那意思,那几人明显不住在骨薪岭周边的村镇,是外地人。
可骨薪岭里有什么值得探寻的?此时正值春播时节,几个壮年汉子不忙活地里的事,反而上山瞎溜达?
这可不大正常啊。
“除了这些,他们没说别的了吗?”沈青梧追问道。
芽芽摇了摇头,“没,一共也没说几句话,最后问去镇上怎么走,我指了路,那几人直接就走了。”
主要是觉得他们看起来不大像是坏人。
沈青梧从屋里拿出药膏给芽芽抹在破了皮的地方,她检查过了,除了擦伤,小姑娘的脚踝也扭了,这会儿瞧着都有些红肿,一动就疼。
薛小岩勒令芽芽不许下地,在屋子里躺着养伤。
芽芽皱着眉头盯着自己的脚踝,只觉欲哭无泪,“娘,我得养几天啊?咱就快要播种子了呀!”
“播种简单,用不着你,好好歇着就是。”
沈青梧拎着篮子准备上山,原本打算下晌把剩余的草木灰过滤了试着做肥皂,但这会儿得先给芽芽找草药消肿,顺道也看看能不能找到红土。
薛小岩本想跟娘一起去,但芽芽行动不便,留她一人在家他不放心,便只能让娘一个人去。
这回上山的路线与第一回上山时一样,大大减少迷路的可能性,同时也因沈青梧在这条路上曾见过用于治疗挫伤的草药。
这一路没再像以往那几回遇到什么人,可以说是无比顺利。
一个时辰左右的工夫,她开始往山下走,挎着的篮子里装满药草。
除了芽芽待会儿能用上的那种,她还发现了几株红柳,准备拿回去看看能不能像上回那样催长。
唯一的遗憾是没寻到红粘土,但她并未气馁,下回带小岩一起来,他知道红土的具体方位。
“娘,您去了好久,瞧,这是吴婶子方才送来的馍馍,好大好香嘞。”
刚进院门,沈青梧便瞧见薛小岩在灶台边忙活,他主动将锅盖打开,里面是三个热乎乎的宣软大馍馍,每个都差不多要赶上盘子那么大。
她扫视一眼,发现锅边的盆里还堆着七八个,勉强才装下。
这是种精细做法,里头还掺了少量的白面,因此才更顺滑也比平日里常见的高粱馍馍白上许多。
在村里,这是稍微富裕的人家偶尔会吃的好东西。
沈青梧想起上回找她问种子的事,瞬间就明白这位吴嫂子是在想方设法还她人情呢。
她把药草捣碎,敷在芽芽的伤口处,随即用布条子绑紧,做了简易处理。
“小岩,你同芽芽先吃饭,娘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