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金属椅子传递着寒意,如同手中那份《临时监护协议》的温度。云筝独自坐在房间里,空气中消毒水和金属冷却的气味挥之不去。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换来了三个月的“监护期”,一个被严密监控的喘息之机。
她低头看着协议上的条款,每一条都像无形的锁链,将她束缚在这个未知的军事设施内。但她的眼神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锐利。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囚禁,也是一个近距离观察对手、寻找破绽的平台。三个月,她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撬动这个庞大系统的冰山一角。
锁骨处的分子式标记,自从进入这座设施后就一直保持着微弱的共鸣。此刻,那共鸣感陡然增强,像有一根无形的弦被拨动,震得她皮肤微微发麻。不再是之前那种模糊的感知,而是清晰、强烈,甚至带上了一丝……躁动不安的意味。仿佛设施深处某个沉睡的巨兽正在被强行唤醒,或者说,被进行一场痛苦的手术。
她站起身,走到房间唯一的、覆盖着强化玻璃的窗前。窗外是灰色的金属墙壁和森严的警戒线,看不到天空。但她能感觉到,整座设施的能量流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像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内部酝酿、爆发。
“星尘计划”那份语焉不详的官方简介在她脑海中浮现。军方将其描绘成纯粹的能源项目,但她经历的一切——铁锈河的秘密、量子纠缠的诡异、她自己作为生物密钥的存在,以及守墓人揭示的“天枢计划”与“雪崩程序”——都在诉说着一个截然不同的、黑暗得多的故事。母亲苏晚的研究,绝非官方描述那般简单。
傅凌鹤……他现在在哪里?他真的会用傅氏“镀金时代”那些足以摧毁一切的证据,去换取她这被重新定义的“自由”吗?军方的承诺,又值几分?担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她的心脏,让她呼吸都有些沉重。
就在这时,走廊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密集的脚步声,伴随着低沉的、非同寻常的警报嗡鸣。不是那种尖锐刺耳的入侵警报,而是一种更深沉、更系统性的警告音,仿佛整个设施的神经中枢都在发出痛苦的呻吟。
房间的门被猛地推开,冲进来的是之前那位冷硬的军官,他的脸色比之前更加严肃,额头上甚至沁出细密的汗珠。他身后跟着那名年轻的研究员,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不再是之前的狂热,而是掺杂着高度的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云筝小姐,”军官的声音有些急促,失去了之前的沉稳,“待在房间里,不要出来!设施内部正在进行紧急技术调整,可能会有能量溢出或系统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技术调整?”云筝敏锐地捕捉到他话语中的异常,“什么样的调整,会让整座基地都拉响警报?”她的锁骨标记此刻灼热得像要燃烧起来,那强烈的共鸣让她几乎能“看到”无数混乱的数据流在设施深处疯狂冲撞、撕裂、重组。
研究员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顶灯冰冷的光,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我们在……我们在对‘智核’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正!剥离其潜在的、危险的武器化倾向!这是为了绝对的安全,为了确保‘天枢’的遗产不再被滥用!”
“智核?”云筝心中一凛,“天枢计划的核心?”
军官打断了研究员的话,厉声道:“这不是你需要了解的细节!待在房间里,这是命令!”说完,他匆匆关上门,脚步声迅速远去。
门再次被锁死。云筝站在门后,心脏狂跳。智核!天枢计划!去武器化!这些词语在她脑海中炸开,瞬间将许多线索串联起来。军方的行动远比她想象的更激进、更迅速!他们不仅仅是要控制她这个“能源密钥”,更是在直接对“天枢计划”留下的核心技术动刀!
锁骨标记的共鸣达到了顶峰,灼热感几乎让她晕眩。透过这奇特的感知,她仿佛能“俯瞰”这座庞大设施的神经网络。她“看到”一个巨大的、结构复杂到难以想象的系统核心——那无疑就是“智核”——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道道强横的指令流,如同手术刀般精准而粗暴地切入系统底层,利用某个早已存在的薄弱点——一个“芯片漏洞”!云筝瞬间明白了,军方或其技术盟友早已掌握了这个系统的后门,并选择在此刻,这个权力真空、各方势力胶着的混乱时刻,悍然发动了这场技术突袭!
智核系统并非毫无反抗。庞大的数据洪流如同愤怒的巨浪,一次次冲击着入侵的指令,试图修复被撕开的防线。设施内的灯光明灭不定,墙壁隐隐传来低沉的震动,空气中弥漫着能量过载产生的焦糊味。这是一场发生在比特与代码层面的战争,无声却激烈无比,其凶险程度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场。
云筝紧紧捂住锁骨,强忍着那几乎要撕裂神经的共鸣。她意识到,军方所谓的“去武器化”,可能并非仅仅是移除攻击能力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场彻底的格式化与重塑,一次强制性的权力交接。他们在剥夺旧有控制者的权限,将这个曾经可能服务于多方势力、甚至隐藏着苏晚或其他设计者秘密意图的强大工具,彻底纳入军方的掌控之下。
这场改造的风险显而易见。如此粗暴地干预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谁也不知道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智核会不会彻底崩溃?“去武器化”之后,它是否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更隐蔽的武器?或者,它的核心功能——或许与“星尘”能源有关——是否会因此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在地狱边缘行走。设施内的震动和能量波动逐渐减弱,警报声的频率也慢了下来。锁骨处的灼热感开始缓缓退去,但留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仿佛被掏空了一部分的虚弱感。
改造……似乎初步成功了?
云筝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缓缓滑坐到地上。她大口喘着气,冷汗浸湿了后背。她不知道这场“数据纪念碑的重启”对外界意味着什么,对傅凌鹤的交易,对沈清月准备启动的“雪崩程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但她清楚地意识到,军方已经在这场围绕“天枢计划”遗产的争夺中,下了一步狠棋。他们强行抹去了旧时代的印记,试图在这座充满争议的“数据纪念碑”上,刻下属于他们的新秩序。
不知过了多久,门再次被打开。军官和研究员走了进来,他们的神情都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和掌控全局的自信。
“初步稳定了。”军官看着云筝,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冷硬,“智核系统的危险攻击模块已被成功剥离。现在,它将回归其设计的初衷——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研究员眼中闪烁着光芒,补充道:“当然,技术伦理的边界必须重新划定。我们将尽快推动成立‘伦理委员会’,对‘智核’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进行严格监管。”
云筝冷冷地看着他们,没有说话。伦理委员会?监管?在军方绝对主导下的委员会,又能有多少独立性?这不过是为他们的权力披上一层合法外衣的说辞。
军官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但他并不在意:“云筝小姐,你现在应该明白,你的‘特殊性’在这场变革中意味着什么。你不仅仅是潜在的‘能源密钥’,更是维系系统稳定、解读其深层信息的关键变量。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们需要你的‘配合’。”
云筝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她的目光平静,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明白了。”她轻声说,“我是一个变量。但变量,也可能改变整个方程的结果。”
军方强行重启了“智核”,以为掌控了一切。但他们或许忘了,这座“数据纪念碑”之下,还埋藏着苏晚的秘密,赫连家族的legacy,以及……一个名为“雪崩”的最终保险。而她,云筝,正是这一切的交汇点,是那根最不稳定的引线。
三个月。倒计时仍在继续。而棋盘上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她看向窗外那片不变的灰色金属墙,仿佛已经看到了裂缝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