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就是这儿,房子有些破,你们别介意。”陈寻武停在了一处院子前。
院子看上去确实有些年头了,墙面都已经有些斑驳,木制的大门倒还好好的,墙缝处杂草丛生,略显凋零。
陈寻武推开了门,“进去看看吧。”进去后他还不忘介绍,“这房子原是村里一位叔公家的老宅。”
“他家后来起了新房子就都搬去新房子去了,再后来他儿子争气把家里人都接去了城里,这房子就彻底不住了,就给了村里。”
苏禾晚等人随他进去后,四处张望了下,院中倒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荒凉。
院子的格局跟里正家的差不多,就是老旧了些,不过也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也不求那么多。
“能有个暂时住的地方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赵蓬安说道。
陈寻武嘿嘿一声,“这有啥,等下我带你们去宅地那边看看,也省的你们再问人了。”
“那可真是太感谢小兄弟你了。”赵秋草的娘赵刘氏面带热情的说道。
这小伙子看上去是真不错,要是搁以前她肯定会想办法把闺女介绍给他,可惜她现在有了更好的打算,也只能将做亲家的心思给收起来。
陈寻武豪迈的一挥手,“婶子不用谢,能帮的我肯定帮。”
刘氏爱套话的毛病又犯了,张嘴就问道,“不知小兄弟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哪?有没有兄弟什么的?”
说话时目光还扫过苏禾晚,小晚这丫头现在没亲没故的,以后的亲事还是得他们这些乡里乡亲的来操心。
苏禾晚不知刘氏心中所想,见陈寻武神情窘迫,就说道,“要不咱们还是去看看宅地吧。”
陈寻武立马就道,“对对,咱们还是去看宅地。”
他感觉这婶子说的话特别像那些给人说亲的婆子,他现在可没想过成亲的事。
赵蓬安也说道,“走吧,先把东西放这,等看完回来在收拾。”
其他人也都纷纷应和,刘氏见状也识趣的没在继续问。
路上,陈寻武看了看赵蓬安柱子等人就好奇道,“蓬安哥,你们就没想过去从军吗?”
如今临京城附近虽没有战事,但其他地方还是有的,若能从军日后说不得也能挣的一份功勋,光宗耀祖。
赵蓬安摇了摇头,“不曾想过,如今能安定下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他虽是一人但并不代表他就没有牵挂,他不仅要照顾好小晚还要找他的好兄弟良武。
良武不仅是他的好兄弟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他现在还记得那天夜里,土匪突袭,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到处逃窜,在他奋力解决了一个土匪后,又有一个朝他砍来。
但那时他已经没了力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刀落下,危机时刻是良武救了他,只是后来太混乱了,等结束时只听有人将土匪引走了。
清点人数的时候才发现良武他们不见了。
“蓬安说的对,我们就是老实的庄户人家,那些打仗的事儿我们也不懂。”柱子爹也开口道。
他可不想柱子他俩去当什么兵,他们只要老老实实的种地就行。
陈寻武闻言点了下头,赵大哥他们虽没说但他也能看出来他们之前应该是受了些苦的,不愿再去冒险也能理解。
但他是真的很想去从军立业,也不知道他奶什么时候才会同意。
在陈寻武他们看宅地的时候,五老太爷家里,里正坐的端正,五老太爷在一旁也不说话就只时不时的喝几口水。
安静间,吴里正又朝老爷子那边看了眼,最后实在没忍住,问道,“老爷子您要是有什么话就说吧。”
他一开始以为老爷子把他叫来肯定是要将他训示一番,谁知他坐了好一会儿了,老爷子愣是一句话都没说。
“您要是想问那些人,我只能说四叔在信上除了让我安顿好他们,其他的都没说。”吴里正又开口道。
五老太爷放下手中的茶碗,瞧了他一眼,“没说就没说吧,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吴里正语塞,不是什么大事那您把我叫来是干啥。
“行了,没你事了,回去吧。”话还没说几句呢,五老太爷就开始赶人了。
虽然白白干坐了那么一会儿,吴里正也不敢说啥,招呼了声就回去了。
正好把把几个人的事给理理,明天就把户籍还有地啥的都给办了。
待他出去后,五老太爷摇了摇头,对那几人的来历他心中确实是有了些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