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的问题已经基本说完了。
虽然对于自己不能演一个坏得脚底流脓的主角这件事有些遗憾,商叶初还是接受了古文华的改动。至于盛闻之那边接不接受,商叶初已经有些破罐子破摔了。
就算盛闻之要收回版权,打官司也得打个一年半载的,到那时候,《规则杂货店》早就拍完了。实在不行搞个阴阳剧本糊弄过去。这事季君陶擅长,就交给她好了。
人设敲定完毕,接下来便是重中之重:剧情部分。
商叶初拿起古文华改动后的剧情看起来。
“甜品店规则:请带上你的笑容,它是甜蜜的钥匙……”
商叶初读了一行就觉得不对,放下这一页向下翻去,现接下来几张纸上的规则也是五花八门。什么书店、理店、光盘音像店、烤鸭店、冰淇淋店,商叶初翻了好几页,才翻到了杂货店。
商叶初顿时明白了,古文华将故事生的背景扩展到了整条商业街!
“单一的杂货店纵深不够,对观众吸引力不足。”古文华解释道,“很少会有观众会花钱去看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店中生的故事。但换成一条街,就会好很多。”
“除此之外,”古文华还没忘记商叶初想拍摄这部片子的原因,“杂货店全国各地都有,和幸福商业街的联系其实不太大。但如果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整条街上,甚至干脆在幸福商业街里搭景取景,那联系就非常紧密了!观众只要一看到这部电影,就会想起这条老街。”
商叶初当然知道古文华说的是对的。但是,但是!
如果将故事背景扩展到整条商业街,那么原剧本中的情节显然就要有所取舍,否则便会头重脚轻。除此之外,还需要重新书写大量的、以其他类型的店铺为核心的新情节!
商叶初可不是什么大作家,古文华是导演不是编剧,也不可能憋出这么多情节来。
那么,需要肩负起补充情节重任的人,已经不做他想了……
商叶初眼前一黑,又一白。幻想中的阴阳合同长着翅膀飞走,变成了一只嗡嗡怪叫的蚊子。
商叶初揉了揉痛的额角,放下纸张,冷静道:“小古,你还改了什么,一口气都说了吧。”
她受得住。
古文华瞪大了眼睛:“叶初,你是不是昨晚没休息好?”
我不是昨晚没休息好,未来的几个月之内,我都不可能休息好了。
商叶初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跟古文华说这些没用,徒增他的烦恼,还会增加导演和编剧之间的矛盾。
“那我长话短说。”古文华立刻道,“除此之外,主角团出场的次序也要改变一下。原剧本中,角色们是陆续出现的。前一个人死了,后一个人才会出场,这太单薄、太慢了。没有群像的冲突性和戏剧性。”
商叶初听得脑瓜子嗡嗡的。
“我打算直接切入正题,在开篇十分钟内,让所有角色迅聚齐,并献祭一个炮灰。将观众迅引进紧张的情境中,快入戏。
“当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塑造人物是个难点。但这些角色都是非常典型的影视形象,实际上无需太多刻画,只需要点缀一些符合刻板印象的台词和情节,观众就会自动地脑补完整他们的人设……”
古文华的这套理论,在影视创作中叫作characterarchetypesche(角色原型图式),是一种相当常用的叙事技巧,或者说偷懒技巧。通过观众对某些事物的固有印象,来激观众脑海中的人物形象。
譬如,看到白大褂和听诊器,不用解释,观众也知道这是医生。看到戴着黑墨镜算卦的老头子,风一吹衣袂飘飘,观众就会自动将其脑补成世外高人。在西方,这样的现象也很普遍,比如好莱坞知名的色歧视——凡是金美女,必然是无脑的傻妞;杀手则必须有面瘫症。
听起来有点像文档中的链接。
用这种方法刻画人物省时又省力,还会让剧情更加精简,节奏更快,不必花时间在刻画人物上。可以说是商业片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