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与淮看汤珈树这架势,料想今晚这关不会太好过。
他略一沉吟,道:“这个第二任……我其实有点不知道从何讲起。”
汤珈树将改好刀的石斑鱼放进锅里蒸,闻言斜睨过来一眼,似笑非笑:“因为很难忘?”
“不是。”季与淮怕再不解释误会更大,便道:“我跟他……其实连面儿都没见着,严格意义上讲,顶多算网恋,还是我单方面的。”
他说这话时,汤珈树罕见地从季与淮脸上看出几分难为情来,简直既惊奇又愕然,同时对这个神秘的第二任男友产生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样情绪。
季与淮?网恋?怎么看都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偏偏就这么云淡风轻地被从当事人口中说了出来。
鱼蒸上了,汤也煨着,还剩下两个菜要炒,但汤珈树决定先不着急,眼下显然还有比吃饭更加重要的事。
他倚靠着流理台,一双眼眸直直看过来,露出饶有兴致的表情:“听起来好像比你上一段感情经历还要精彩,说吧,我洗耳恭听。”
季与淮失笑:“不是,你这样比刚刚还吓人。”
汤珈树瞪他一眼,催促:“快说,不要再吊我胃口了。”
季与淮没再逗他,听话地娓娓道来:“我跟他是在一个开发者社区网站上认识的,那会儿国内人气比较旺的开发者论坛也就那么几个,我当时正计划回国发展,想多了解了解国内的技术环境,就选了排名最靠前的论坛注册了个账号,时不时发些技术分享帖子,慢慢积累点人气,就被版主邀请进了一个QQ群,群成员基本上都是论坛里的一些大神们,也包括他。我那会儿因为有时差,经常晚上出现,他在国内,但喜欢熬夜,于是总碰到一起,一来二去聊得多了,发现我俩很投缘,关于编程的设计理念、想法和研究方向往往不谋而合……”
季与淮说着就陷入了过往回忆,没注意汤珈树放下环在胸前的手臂,慢慢站直了身体。
“……之后就加了好友开始私聊,他才告诉我说,其实他早就关注我了,因为听群主曾提到我正在美国湾区的一所学校读书,他对那边的学校很感兴趣,所以才来主动找我聊天,还硬生生把自己聊成了美国作息。我当时见他这么说,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人挺坦荡,还有点可爱。”
“然后呢?”汤珈树问。
“那段时间,我其实各方面压力都挺大的,只有在和他聊天讨论问题时才能喘口气,找回那种纯粹的快乐,平生头一次,我对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产生了依恋心理,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季与淮说到这里,无奈地笑了一下,才接着道:“所以后来郑时熠问我,我骗他说我跟那个人谈过,也是当时年轻气盛自尊心作祟吧,自以为很有魅力,其实连对方是不是喜欢男的都不清楚。”
汤珈树定定看着他,眼神渐而复杂。
季与淮觉察到面前人的表情不对劲,止了话头,话锋一转道:“不说了吧,珈珈,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也早就——”
“不,”汤珈树打断他,执着道:“你接着说,我要听完。”
季与淮到底拗不过,顿了顿,只好继续说下去:“我那会儿只知道他在国内读研,但具体哪座城市并不清楚,本来是打算回国后约他见一面的,可就在我订好机票计划回国的前一周,突然就联系不上他了,一连好几天,他QQ都离线,留言也没回,我去找当初拉我进群的版主问,对方也不知道他别的联系方式,于是就这么毫无征兆地断联了。”
汤珈树眸底情状不明,“郑时熠说你因此消沉了很久,是真的么?”
季与淮道:“消沉多少也有点吧,主要是一个大活人莫名其妙地消失,我总担心是不是他本人或者家里出了什么变故。”
“之后呢?你们就没再联系过?”
“没有。”季与淮摇了摇头:“后来我也想过几种可能,他当时那个QQ号,一看就是刚申请没多久的小号,因为我注册论坛用的QQ号也是新申请的,一样都等级很低,所以可能是号被盗了懒得找回,或者学业繁忙没时间再跟网友闲聊,不管怎么样,作为曾经陪伴我度过一段艰难日子的知己好友,我想他一定还在这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好好地生活着,同时也祝福他,无论事业还是感情,都能顺顺当当。”
“你给那个人留言都说了什么?”
“要问这么详细啊?”季与淮笑道:“时间太久,我真不记得了,最后一次好像是……”他边回忆边模棱两可道:“你还好吗?我马上回国了,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约个时间见一面?”
故事听完了,汤珈树仍垂着眼睛不语,似乎有些闷闷不乐。
季与淮靠近,伸手去抚摸他脸庞,语气温柔道:“好了,这就是关于我的两段感情经历,再来就是和林祁,你都知道,就不用再单独拎出来讲了吧?”
吃罢晚饭,俩人窝在客厅沙发上看了会儿电视,说是看电视,其实演了什么节目压根都没在注意,净干别的了。
九点多钟,季与淮换上一身运动装束出门夜跑,时间进入五月份,入夜的S城褪去白天的燥意,尤其凉爽,很适宜户外跑。汤珈树为他的精力折服,婉拒了他的邀约,说自己还有点工作没弄完,被季与淮调侃:“小汤总现在比我还忙,日理万机的。”
季与淮出门后,汤珈树径直去了书房,打开电脑,却不是为了工作,而是点开许久不曾登录的QQ软件,输入一串账号,申请密码找回。
季与淮猜得没错,这个QQ号确实是汤珈树大一那年新申请的,最开始是为了注册进一个同性网站,网站要求输入个人资料,包括QQ及邮箱,保险起见,他就去申请了QQ小号,图个掩耳盗铃式的心理安慰。
季与淮口中的那个开发者社区论坛,他是大三那年注册进去的,一开始只跟帖,后来因为回复解答的内容含金量高,被版主加精过几次后,收获了一波粉丝,顺带着就进了那个大神群。
因为是小号,他平时没怎么登录,也不经常在群里冒泡,那天也是凑巧,群主拉人进来时他正好在线,听群主兴冲冲地跟大家介绍这位大神的来历,是个技术大牛,眼下正在美国湾区某顶尖名校留学深造,主攻人工智能方向。
“美国湾区名校”这个词,精准地触及到了汤珈树的神经。
季与淮的经历,放在他们那个小县城,哪怕再往后推个五年十年,都是脍炙人口的传奇,所以即便他单方面被拉黑,两人就此断联,老死不相往来,可有关于季与淮的一些消息,还是会无孔不入地钻进汤珈树耳朵里。
最开始的那几年,汤珈树陆陆续续从同学群,老师,甚至父母那里得知,季与淮复读一年后,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上清华,之后又因专业成绩优异,被外派去了斯坦福大学做交换生。
这些都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已经离当时的汤珈树很遥远的季与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