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省边境线。
团长杨粤军领着几个战士,正与试图擅闯我方边境的一伙外军进行谈判。冲突是项目组到来的前一天开始的,为了拍摄这次冲突,项目组到了驻地,放下行李,就直接坐车过来了。
今天已经是冲突的第三天,本着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原则,我军主动提出跟对方谈判,为表诚意,杨粤军只带了五个人上前。对方谈判的意愿却并不太强,双方已经僵持了几个小时了。
简秋跟着项目组的人在远处,架着摄像机拍现场画面。但是冲突的地点是在一条峡谷内,部队不让非武装人员靠近,他们只能远远地拍,不仅拍不到人声,就连镜头都被两边的崖壁遮挡了很多。
简秋在崖上左右走了走,发现崖边长着一棵树,脑子里模拟了一下机位,感觉如果把摄像机架在树上,应该能清晰地拍到那边冲突的全貌。
她立刻跑过去,把自己的想法跟齐教授说了,后者听完后,带着项目组的人一起过来查看。
都是专业人士,不需要花太长时间,便都各自得出了结论。
一位姓陈的老师说:“确实可以,但只能用便携式的摄像机。这样吧,我去安装。”说着他便提起一台便携式摄像机走到大树旁。
那棵树离崖顶有大约有一米,如果直接在崖上往树上架摄像机,哪怕是个子很高的人,也没办法保证能架好。这崖离地面有三层楼高,要是摄像机刷下去,肯定会摔坏。
陈老师试了几次都不行,袖子一撸:“我去树上架!”
旁边的刘老师连忙拉住他:“别冲动,这树又不大,哪里承受得了你一百七十斤的体重?等下把树压断了,不得摔死你?”
陈老师停住手,目光朝项目组众成员一扫,悲哀地发现整个项目组几乎都是彪形大汉,只有两个是例外——一个是年过六旬的齐教授,一个是唯一的女性简秋,这俩当然是不可能去爬树架设备的。
他再望了眼那边的冲突现场,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这种不能拍抓现场的感觉,对每一个摄像来说,都是很痛苦的。
“给我拿条绳子来。”他叫道。
刘老师道:“有绳子也不行,这里可不是什么攀岩圣地,而是一线战场。”他指了指正在谈判的双方,“看到没,人家手里有枪的,等你吊在岩壁上,人家直接给你一枪,躲都没地方躲。”
“唉!”陈老师重重叹了口气,正打算放弃这个计划,旁边突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
“我可以去。”
项目组只有一个女的,说话的是谁不言而喻,众人都转头看向简秋。
简秋道:“我体重只有九十五斤,就算加上摄像机,肯定也在树干的承受范围之内。”
大家还没来得及讨论,齐教授第一个反对:“不行,太危险了。”
简秋抿了下唇,说:“齐老师,您说过,做我们这行得不怕苦不拍累,还不能怕危险,连第一现场都不敢去拍,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像呢?”
齐教授推了下老花镜,语气冷硬:“你是个女生,年纪也不大,我们这么多大人怎么能看着你去冒险?”
简秋坚持:“我已经成年了,齐老师您带我出来,就该一视同仁,性别歧视可要不得。”
一顶大帽子盖下来,齐教授脸色更加沉了,整个项目组都没人敢这么跟他说话。
刘老师悄悄拽了下简秋的衣服,示意她不要顶撞齐教授。但简秋知道,一旦自己的态度不够强硬,齐教授必然不肯让她去架摄像机,一个最好的现场就这样错过了。
这种冲突并不是常常发生的,他们之所以急急忙忙从羊城赶过来,不就是为了抓拍整个过程吗?这次错过,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何况,他们也并不希望边境发生冲突,毕竟那可是需要边防战士用生命守护的。谁不愿意边境安全,战士们都平平安安呢?
“齐老师,如果我是个男生,你会同意吗?”简秋再次问道。
齐教授知道简秋不是故意顶撞他,只是想为项目组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时项目组的人都看着他,他有点骑虎难下,不让简秋去,就有歧视女生的嫌疑,只好沉着脸,冷哼一声:“做好安全措施。”
“好的,谢谢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