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发射器的外形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改变,”徐阳解释道,“这样就能完美适配不同的光刻机型号。”
陆天生在一旁抚须点头:“我刚刚大概看过了,徐阳,你这个设计真的很牛!”
徐阳谦逊地笑了笑:“陆老过誉了,这还只是个开始。”
许映雪走到操作台后方,她环视众人:“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演示一下光纤发射器的具体能力。”
众人屏息凝神,期待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许映雪。
演示开始,许映雪拿出一台造型奇特的小型设备:“这是徐院士设计的新型闪烁探测器,还未投入使用,它内部集成了最新的光源发射器。”
探测器被放置在工作台上,连接着显示屏。
许映雪熟练地操作着,同时讲解道:“它可以实时探测环境中的各种核辐射粒子,对科研环境的安全评估很有帮助。”
徐阳补充道:“它还能实时监测电子湮灭现象。”
启动按钮按下,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串数字,清晰地标示出核辐射粒子的含量和位置。很快,系统提示检测到湮灭现象。
一个模拟动画出现在屏幕上:两个电子高速撞击,融合,然后迸发出无数光子,整个过程清晰可见。同时,屏幕上显示的核辐射粒子含量也在实时变化。
杨方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数据更新频率是多少微秒一次?”
徐阳语气平静:“50纳秒。”
“50纳秒?!”杨方惊呼出声,“A国最先进的技术也才达到0。1毫秒,这…这已经领先太多了!”
陆天生在一旁抚须而笑,眼中满是赞赏。
徐阳淡淡一笑:“不算什么,还有进步空间。不过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组装光刻机。”
杨方激动的脸都红了:“徐院士!您要是能把光刻机搞出来,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啊!我代表军方表个态,全力支持!”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我们也一定全力配合徐院士的工作!”
“有徐院士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国之幸事啊!”有人感叹道。
陆天生赞许地点了点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小徐,我相信你!”
要知道全球只有A国在内的三个国家能制作光刻机,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精细程度为12纳米左右,而徐阳的光刻机能缩小这个数字。
若能完成这个项目,龙国光刻机技术直接引领全球!
而此时,有人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徐院士,光刻机的核心在于光学元件的精度,我们该如何精进?”
许映雪站了出来,自信满满的说:“光学元件的加工,就交给我们龙星集团吧。目前,我们的技术已经能控制元件表面微观的高低不平程度。表面粗糙度会影响光的散射和反射,这非常重要,也是目前最大的技术难题。”
徐阳赞赏地看了许映雪一眼:“映雪说的没错。如果精度能达到亚纳米级别,那就更好了。”
国防大学精密工程团队的负责人孟宇皱起了眉头:“亚纳米级别可是世界级的难题啊!我们团队投入了大量超精抛光设备,努力了三四年,至今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你们使用的设备是磁流变和离子束抛光设备吗?”徐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