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悠被姚酒带着满街窜,先是去买了锅碗瓢盆,又买了各色调料和日常用品。满满当当的堆了一三轮车之后,林悠也跟托管人谈妥了收回两亩地的想法。
托管那家也好说话,反正现在地里没开始下种,也好办。很快就配合过了手续。
浩浩荡荡的将东西带回家收拾好,林悠又马不停蹄的收拾起了屋子。顺带着把院子一角的猪圈也给扫干净。
“等过些天就去抱两只小猪仔。”
养上一整年,年底就有杀猪菜可以吃了!
想到吃,林悠干家务的劲儿都足了不少。
忙到晚上,姚酒送来了一把嫩生生的韭菜。
林悠累的不行,晚饭也就简单很多。
韭菜加上炒好的鸡蛋块,泡发的粉丝切成小段,一点虾皮提鲜,加入各种调料,拌好的馅料里加一点香油。发面团揪成小剂子,擀成比巴掌稍微大点的圆饼,放上馅料合起来。边缘捏成麻花形状的小花边,下锅小火煎熟。
林悠另外又煮了一锅绿豆汤,清清爽爽的一顿晚餐。
给姚酒和王婶那儿都送去几个,林悠就着香喷喷的韭菜盒子喝粥。
头茬的嫩韭菜,嫩嫩的油香的鸡蛋,正好和清淡的绿豆粥相得益彰。
薄川有些无奈的睁开眼睛,头一次,古井无波的眼睛望向对面的墙壁。
他修的是自身,住在这山上,既不讲究吃喝,也不讲究穿戴,平日里就是修道观,打坐……
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辟谷。
第004章
山间没有扰人的灯光和噪音,林悠清早起床的时候盯着镜子看,原主的皮肤虽然白,但却像是橱窗里的假人,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弱气。但只是回乡短短一两天,她就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脸色变好了。
心满意足的洗漱完,林悠揣着家里的空保温瓶出门。
莲花乡住的人口不多,养牛羊的也有几家。一来是山地放羊方便,二来也是牛羊肉卖的上价,比猪肉更划算一些。顺着林悠家往村里走,在村子中间是曾经的村办小学,虽然现在学校已经搬走了,但校舍还留着,空空荡荡的几间大屋立在原地。
“春玲婶,你在家不?”林悠伸长脖子喊住在学校隔壁的人家。
一个上点年纪的女人头上包着布,乐呵呵的应声:“在呢!”
林悠:“我听小酒说,婶子你家每天给镇上幼儿园供牛奶来着,就是不知道有多的没?我想买点。”
春玲婶家的女儿在镇上的幼儿园里包食堂,也因此,春玲婶家里干脆在废旧的校舍里养起了七八头牛,还基本都是母牛,为的就是能给幼儿园供牛奶挣钱。一听林悠这么说,春玲婶就赶紧说道:“有的有的,我给你挤。”
春玲婶手脚利落的找了个桶,手上套上胶皮手套就进去牛棚。她家的牛养的好,但也有问题,就是母牛太多。镇上一个幼儿园才多少人,能消耗的量也有限。有时候母牛那多的牛奶只能倒掉,看的春玲婶别提多心疼了。
春玲婶把挤好的牛奶桶拎出来,有点不好意思的搓着手:“钱就不用了,本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林悠:“您可别这样说,这怎么不是稀罕东西呢?在外面想喝一口鲜牛奶可难了。”
春玲婶家的牛都是本地的水牛,刚挤出来的牛奶温温的,凑近就能闻到那股奶香气。
林悠不由分说的把钱塞给春玲婶,村里人太实在,春玲婶给她的牛奶都足有半桶了。怕春玲婶拉着自己撕巴,林悠赶紧转移话题:“婶子,你们养这么多母牛,小牛都怎么办?”
春玲婶指着棚子里面叹气:“还养着呢,我家晓梅说养不过来就卖了,我怎么想都有点不忍心……”
牛这东西通人性啊,尤其是上点岁数的牛,光是看着那双眼睛都让你心软。
春玲婶本来想着要是小母牛就还留下,反正家里供牛奶,总是需要的。小公牛就没办法了,只能养大点再卖。可她姑娘上次回来就说了,让家里的牛不要留太多,毕竟镇上的幼儿园也是逐年变得人少了,现在一个幼儿园也就一百出头学生。养的水牛多了,也没处卖。
林悠听春玲婶说了一通,一时心软,脑子一热就出口:“那要不,我买个一头小牛?”
春玲婶吃了一惊,接着就又惊又喜:“真的吗?我、我带你看看。这几头小牛都壮实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