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胡秀秀,是咱们街道办负责妇联工作的,前几个月一直在公社调研,今天才回来,我们认识一下。」胡秀秀同程织年纪相仿,对于办公室多了程织这个人显得十分欢迎。
「红医站的事情落定,你在街道办留定了,接下来估计会具体给你分任务了,咱们街道办的活儿比居委会那边还杂呢,就先祝你好运了。」胡秀秀又拍了拍程织的肩膀,当做安慰。
顺带从自己的抽屉里分出一把瓜子,递给程织,说起自己这半年的经历。
妇联组织各地都有组建,但是公社以下的妇联,组织架构并不完善,而且有的公社和大队,完全挤占了妇联的发展空间,导致当地的妇联主任等人,明明写的是女同志的名字,但实际上拥有领导权力的,都是男同志。
胡秀秀在公社停留这么久,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事情,确保每个大队的妇联正常运转之后,胡秀秀才从公社回来。
「我们妇联这边挺缺人手的,不过据我所知外勤那边也缺人手,具体会让你分到哪里,还得听胡主任的意见。」
「外勤那边和公安警局对接对,按理说不会让女同志去,不过也不一定,听说你在居委会的时候就挺能打的,说不定会让你跟着公安那边跑外勤。」
胡秀秀说着,程织就一个劲儿听着,她虽然来街道办半年了,但是这半年的时间,除了整体了解街道办的工作内容,并没有人帮她透彻地分析过。
如今有了胡秀秀这个老油条,可算是节省了程织的时间。
「你知道我?」程织指了指自己,向胡秀秀确认。
她不认识胡秀秀,胡秀秀原本也不是食品厂的职工子弟,同程织不在一个学校上学。
而程织之前在居委会和大院虽然有名声,说她是个武力值很高的人,但到了街道办之后,武力值并没有什么发挥的馀地。
如果非要说,就是骑车的时候,能将车子登的飞快,但是最近天气变冷,即便是带着帽子骑车,也会将脸吹得十分难受,所以都是顾一舟骑车送她,并没有她发挥的馀地。
「你没来街道办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胡秀秀神秘兮兮的,注意到高主任扫过来的目光,立马封嘴变得安安静静。
「这位老太太是咱们街道办的军属,前两天住院了,你们两个代表我们街道办去探望一下,看看老太太是继续住院,还是出院找人照顾。」高主任走了出来,将新的任务发给程织和胡秀秀。
程织对街道办的下辖名单还算清楚,这位军属老太太也是街道办的名人。
今年已经九十岁了,早些年亲自送三个儿子上战场,但最后只有一个儿子活着回家。
只是这个儿子也因为炮弹问题,没了一条腿,母子两个相互扶持着过日子。
街道办依照最高军属的待遇来安置老太太,将老太太的儿子也安排到了公园一条街的修鞋店里,每个月有固定工资。
之后老太太给儿子找了个儿媳妇,一家三口算是真的把日子过下来了。
但是没几年,儿子却突然得病,什么都吃不下,最后活生生饿死在病床上,老太太受到刺激之后,身体也不太好了,
等儿子下葬之后,老太太就用儿媳妇还年轻,没怀孕的理由,在清县附近找个了人家让儿媳妇嫁了过去。
从那之后,老太太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居委会和街道办的人每隔几日都会登门探望。
前两天晚上老太太不小心晚上起夜的时候,从炕上摔了下去,直接住进了医院,街道办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想着安排人贴身照顾老太太。
但是老太太这两年性子古怪,不同意别人一天天守着她,这两天就住在医院里,专门找了个护工照看。
「老太太这两年不愿意理人,有时候咱们说十句,老太太都不一定愿意回一句。」胡秀秀负责妇联方面的工作,同这位老太太打交道的次数很多,也相对了解。
程织在一旁点头,心中也明白,这次探病,胡秀秀是重点,自己就是个从旁辅助的人,一切听指挥就足够了。
老太太住的是三人间病房,只是尚未住满,只住了一个老太太还有一个刚刚生产的孕妇。
程织到时,老太太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听到门口的动静,睁开眼睛看了看,很快又闭上眼睛,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现。
倒是隔壁床上的产妇对着程织两人笑笑,冲两人摆摆手,示意老太太并没有睡着。
「我给您蒸个苹果吃吧,这次的苹果可不是街道办发下来的,是我从乡下专程带过来看您的,您觉得怎么样?」胡秀秀说完,也不等老太太有什么反应,便熟门熟路地开始削苹果,还问医院的食堂在哪里。
胡秀秀忙前忙后,程织想要帮忙,却被胡秀秀安排在病房看着老太太。
程织索性留下来帮老太太收拾床铺跟前的杂物,老太太虽然没有亲人了,但以前做的贡献在那里,时不时就有人拿着东西来医院看望,杂七杂八堆了不少。
「那丫头走了?」听到推门离开的声音,老太太睁开眼睛,眼中没有半点困意。